高校物业管理兴起的时间虽然非常短暂,但是发展却十分迅猛,特别是高校后勤社会化和企业化的改革以来,大部分的高校都很看重物业管理工作,高校物业管理工作主要包括学生生活区、教工住宅区、教学区的综合管理三个方面,主要的工作是高校房屋等建筑物以及消防、水电等公共设施的管理与维护,校区道路交通的管理与疏导,园林绿化与日常维护等。在一些经济发达东部地区和一些基础建设较好的高校,高校物业管理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就,部分高校的物业管理服务不仅仅初具规模,而且具有了相当高的专业化水平和社会市场竞争能力,为我国高校物业工作起到了比较好的学习、指导和示范作用。
谈到安全问题,不得不涉及高校后勤服务模式向高校专业化物业管理模式转化这一发展势态而引发的一系列问题。高等院校专业化物业管理还是一个比较陌生的词汇,随着高等学校办学规模的普遍扩大,加之学生及教职员工对学校环境要求的不断提高,原来的校园后勤服务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形势的需要。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即要减轻学校的负担,更要保证用更多的精力去抓学校的教学及科研质量。专业物业管理模式引进校园,不但给学校校园管理带来新的生机,而且使校园环境更加清新,服务更加细化、优质、高效。由于高校物业具有重教育、重服务的特性,在不断倡导专业化物业管理的进程中,开始出现了一些问题和困惑,尤其突出在安全管理的问题上。学校的保卫部门与物业管理部门责任分工不明确,出现问题相互推诿;物业从业人员与辅导员和学生之间沟通不够,不能对安全隐患防患于未然;物业从业人员不懂或不熟悉各种安全设施的使用,出现突发事件或其他自然灾害无法正确应对而造成更大的损失。
高校是广大师生员工学习、工作、生活的重要场所,人员高度密集,安全问题一直是高校尤其是高校内物业管理工作的一个核心问题。因此,认真探索和研究并全面落实高校物业的安全防范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和控制案发是摆在我们面前刻不容缓的任务。
一、物业管理模式转换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办学规模层现的不断扩大
为了提高高校办学规模效益和经济效益,高校的精力主要是用在各种改革上,扩大办学规模和层次,而不考虑后勤的实际承受能力。很多高校因扩大招生而基本建设跟不上,将学生的宿舍安置在由教室改造而成的的简易宿舍中,没有应急灯,没有防火通道,没有配置灭火器具,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后果将不堪设想。
(二)后勤服务向社会化的专业物业管理发展
因此项改革工作还属于新鲜事物,处于摸索阶段,其制度上还没有形成规范化管理,在安全管理上容易造成与学校保卫部门推卸责任,学生的日常管理与宿舍管理脱节,增加了宿舍管理安全的复杂性和艰巨性。
(三)缺乏安全防范意识
由于学生防范意识不强,内盗事件逐年增多,公寓防盗设施不全,管理部门防盗措施不力,失窃事件频发,给学生生活带来许多不便,另一方面学生的消防意识普遍不强,许多消防栓被学生损坏,发生火灾根本无法应用,还有不少学生在宿舍使用电热毯、电饭煲、热得快等大功率电器,乱拉电线情况比较严重。
(四)宿舍楼消防通道门与安全管理存在矛盾
宿舍楼消防通道按照消防要求是要始终保持敞开状态的,但这样又容易引发失窃以及其他管理上的问题。另外部分学生宿舍由于当初建筑用料等客观原因,宿舍楼消防自然损坏严重,大多数已无法锁上,只能加装链锁使用,但使用链条锁锁消防通道门又不符合消防通道安全规定,一旦发生火灾事故,极易造成重大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五)教学楼公共场所安全消防管理不到位
教学楼是师生员工集中学习、实验的工作地,人员密度大,由于责任分工不明,教学楼内、教室门窗敞开不锁现象经常发生,楼道照明设施损坏严重,特别是灭火器、消防栓过期,不安全现象严重,缺乏定期的检查及有效配置。
公共场所除新建校园外,其他大多数公共场所都进行不同程度的改造装修,采用了大量的高分子可燃材料,如幕布垂帐、护墙板、木质舞台柜台等公共场所舞台布景,易燃且能产生有毒气体,加上电器设备多用电量大,多条电线在舞台上移动,一旦发生火灾后果不堪设想。
二、科学管理的几点思考
(一)加强高校物业安全管理工作的对策首先结合高校后勤服务保障工作的特点,与专业化物业管理部门要完善和细化各项规章制度及责任分工。在具体操作中,一方面要全面引入物业管理行业具体操作模式及安全保证标准,并严格参照标准进行规范化、程序化的实施;另一方面针对学校物业的特点及教学活动的要求进行点对点的操作,利用岗位安排,提高标准,经费落实等方式来应对高等院校隐患频率较高、突发性要求较高等问题。全面提倡量化和细化管理,促使各项环节都能够进行数字化的考核,取得稳定的成效。
(二)领导高度重视
安全事故无小事,尤其是在学校这样人员高度集中,无论是教学场所、宿舍、办公场所都是师生流动量大、各项安全事故易发地。因此,学校各级领导必须思想上高度统一,从各级的实际情况出发,不断探索安全管理的新路子,落实责任制,坚持贯彻“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坚持实行考核奖惩目标。以人为本地加强安全管理的精力投入、人员投入、经费投入、高新技术投入,做到领导重视、群策群防、责任共担、寻求规律、防患于未然。
(三)全面树立安全意识广泛开展安全教育
教育是提高师生员工及从事物业工作员工整体素质的根本途径,人员素质的提高有利于校园的安全。在安全工作中人是第一位的因素,而人的安全意识尤为重要,但人的安全意识不是从来就有的,高校必须对全员进行安全教育,宣传安全法规,讲授安全常识,培训正确使用各种安全设备设施,定期进行防突发事件及自然灾害演习。全面树立安全意识才能做到警钟长鸣,树立“安全工作无小事”和“责任重于泰山”的思想。
(四)建立沟通网络
辅导员是学校中师生与物业从业人员沟通的中间桥梁。学生宿舍、教学场所是师生日常生活学习工作高度集中的场所,师生与从事物业管理工作的人员的和谐接触关系到安全的实际落实,这就需要依靠辅导员建立正常的联系通道,把物业从业人员——辅导员——师生之间形成有序的沟通网络。从而对落实公共场所的使用;作息时间的遵守;夜间及节假日的制度管理;突发事件及重大自然灾害的自我保护和疏导及安全消防设备使用具体化等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五)加强学校内各种安全设施的建设
消防设施、高层防护栅栏、安全通道、监控设备、防盗设施等均是学校内安全工作的保障、防盗设施等均是学校内安全工作的保障。要做到在校所有人员在安全舒适的环境中安心工作,这些安全设施是绝对不可缺少的。因此,学校内的专业物业管理部门要积极主动与校方协调、共同投入、防患于未然除思想上重视外,硬件的投入是必不可少的。
(六)分工明确
学校的保卫部门与物业的保安人员应有明确的工作分工和良好的合作,双方管理部门首先在制度上要明确责任,建立警务畅通渠道。职务部门和专业人员还要定期进行消防设施和其它安全设施的检查维护及安全检查,对封堵和占用疏散通道及违章用电等诸多不安全因素,进行清理、排查,治理,及时排除事故隐患。
高校物业管理作为综合性管理,情况错综复杂,各高校情况也是千差万别,是很难采用统一管理模式的。高校物业管理作为近些年才出现的管理门类,发展中存在一些问题是很正常的,因此在高校的物业管理工作中一定要灵活,针对高校的特点采取不同的管理模式,避免僵硬的教条式管理。
总之,改变事故预防为隐患预防,使高校物业的安全管理进入规范化轨道需要做的工作很多,在不断的探索中完善、细化、规范,形成制度化,细化成数字化才是我们共同要努力完成的目标。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OH&S)的内审是确保工作场所安全的重要环节。通过内审,企业能够识别和评估潜在风险,采取预防措施,从而避免事故发生,保障员工健康和企业财产安全。
2024-04-30五一假期,高速公路成为众多出游者的首选路线,但随之而来的是安全检查的多重挑战。本文将探讨在这一特殊时期,高速公路安全检查面临的主要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2024-04-29五一假期,高速公路车流量激增,安全检查成为确保道路畅通和预防事故的关键环节。然而,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检查效率,成为摆在各相关部门面前的难题。本文将探讨一些实用的策略,以期在保障安全的同时,提升检查的效率。
2024-04-29科技的飞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集团公司在安全管理方面也需要与时俱进,以适应新形势下的安全需求。以下是一些方法和策略,可以帮助集团公司做好安全管理,确保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长期稳定发展。
2024-04-28当谈到建筑工程时,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风险评估。建筑工程风险评估可以被看作是织就安全之网的过程,它旨在识别潜在的风险和危险,从而采取措施来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在建筑工程中,风险评估是一项关键的步骤,能够帮助确保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并保障参与者的安全。
2024-04-25为了确保变电站的安全运行,进行全面无死角的安全检查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些确保变电站安全检查全面无死角的方法:
2024-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