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赛为安全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新闻中心分类

安全管理体系对船舶安全管理的推进作用

发表时间:2018-03-23

摘 要:文中介绍了船舶按照 NSM 规则实施安全管理体系的经验做法和取得的实效,实践证明实施安全管理体系对提高船舶安全管理水平和保障能力都有积极的推进作用。

船舶行业属高风险作业,由于具有特殊性,从而使其安全工作涉及面广,影响因素多,安全管理难度大。为进一步保障船舶的安全, 交通部于 2001 年在 ISM 规则的基础上引入了 NSM 规则, 此规则为船舶和船员提供安全保障和安全环境,不断提高船、岸员工的安全管理技能,促进了船舶的安全管理,在此以船舶公司企业的角度来阐述引入此规则的重要变化。

安全管理体系对船舶安全管理的推进作用

一、NSM 规则的主要内容

NSM 规则的全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安全营运和防止污染管理规则》,亦称为“国内安全管理规则”。该规则要求负有船舶安全营运和防止污染管理责任的公司建立并在岸上和船上实施结构化、文件化的安全管理体系,从而为船舶营运提供安全保障和安全工作环境,针对已认定的所有风险制定防范措施, 并不断提高岸上及船上人员的安全管理技能,促进船舶切实履行强制性技术标准, 最终实现保证海上安全,防止船舶受损、人员伤亡,并保护环境。NSM 规则是一种系统化的管理方法,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建立体系化的文件对船舶所有管理活动进行规范管理,进而最大限度地消除人为因素对船舶安全的影响,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船舶所有的管理活动在规则中均有规定,它包括四层文件。

第一层文件:《安全管理手册》,对应 NSM 规则的各要素,阐述安全、环保方针和目标,明确为实现这一目标应采取的安全做法以及实现该方针和目标的具体要求。

第二层文件《程序文件手册》对《安全管理手册》中各章节及各部室防污染活动所规定的途径进行了具体描述,针对体系相关的过程制定了 16 个程序化文件。

第三层文件,包括《人员职责手册》、《操作手册》、《应急手册》三部分。其中《人员职责手册》明确了各部门、人员职责范围和替代关系;《操作手册》制定了公司管理制度、安全管理须知、设备管理和维修保养的各项规定,制定了甲板部、轮机部、39 项关键性操作等操作规程。《应急手册》阐述了认定的 15 种紧急情况,并对这 15 种紧急情况制定了相应的报告、处置、救援、记录等规定程序。

第四层文件为体系有效运行提供客观证据的各种记录。

二、引入 NSM 规则的意义

研究表明, 船舶大量事故的发生与人的管理和操作有关,据统计约 80%的海事事故与人为因素有关,在与人为因素有关的事故中,约 80%与管理因素有关,在与管理有关的事故中,约 80%与公司岸上管理因素有关。因此引入 NSM 规则就势在必行,NSM 在公司岸基和船舶之间运行,意味着船舶的安全和防污染管理突破传统的管理模式,变传统的、彼此独立的管理为整体的、系统的、规范有序的体系管理。使船舶的安全管理进入一个新的体系管理模式,强化源头管理,督促船舶公司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减少人为事故,NSM 规则的最大特点是以人为本,充分发挥人的因素,激励和发挥规则范围内所有人员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岸基人员和船员的素质与管理技能,以尽其所能地做好船舶的安全工作, 这就是该规则可以减少或避免事故发生的根本所在。

如表 1 所示为我国实施 NSM 规则前后的效果对比。

如表 1 所示为我国实施 NSM 规则前后的效果对比

注: 以上数据是交通部审核中心 2008 年 5 月统计的数据

三、实施 NSM 规则的做法

以 NSM 规则为指导原则,结合船舶特点,将系统原理应用于船舶安全和防止污染管理,将船、岸安全和防止污染各个要素系统联系,对各个管理和操作环节通过过程控制实现目标明确、责权分明、程序严谨、操作规范、记录齐全、持续改进的安全管理体系,实施 NSM 规则的具体做法如下。

1.船舶公司领导层主动推进以 NSM 规则为依据的安全管理体系

只有领导层重视才会有效实行安全管理体系,使体系成为船舶安全管理准则和船员操作指南,船舶公司应加强横向联系沟通的力度,共同搞好安全管理工作,定期召开月度安全管理工作评价,对安全形势作出正确评估,查找安全生产中碰到的具体问题,以务实为主,以发现问题、剖析问题、解决问题为主,提出安全措施,应通过“安全简讯”的方式进行信息传递,及时分发各部及各船舶,并做好学习、落实的跟踪监控工作。

2.加强对船员队伍的管理

(1)加强船员的教育培训工作要加大船员专业技能培训教育工作,就要紧抓以下几方面工作:

①经过对船员的在职培训教育、脱产培训和各种技能考核等活动,海务、机务等部门应分别举办驾驶员、轮机员专题培训、船舶班组培训等,制定体系培训考试办法,以提高全体员工的技术、业务素质。

②认真抓好船员的日常安全教育,充分结合船舶实际,通过定期开展的安全思想、知识、典型案例教育,使全体船员的安全意识、知识得到全面提高,以确保船舶安全生产。

(2)做好船员的任用工作

船舶的安全管理工作水平的高低,与全体船员的安全责任意识强弱是密不可分的,因此应注重抓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①要抓好船员任用工作,以从根本上来解决这一突出问题。尤其是船长的任用最为重要,因为船长如果工作能力不强就不能有效地发挥安全管理体系的优势,在关键时刻的决策失误并出现船舶安全事故的可能性就很大。

②船舶公司应当及时通过建立船员管理档案数据库的形式来实行船员的动态管理,及时掌握并跟踪船员的业务和管理能力,做到择优任用,并在船员招聘时,应确保需要的船员适任上岗,并争取做到竞聘上岗,通过大力推进,使规则的观念深入到每个岗位。

③在船员日常调配工作方面,要高度重视新老、强弱的合理搭配。

3.船舶和岸基地的应急应变演练

船舶和岸基地之间、船舶自身所进行的应急应变演练和训练是船舶在发生紧急情况时能通过专业和熟练的处置手段进行险情控制的保证。

船舶公司应根据行业规范已经认定的风险制定相应的应急应变演练计划,其中应有对险情的可能发生机率制定的不同的演练周期,船舶严格按照计划来实施演练。不断提高船员在紧急情况下的应变能力、自救能力和事故防范能力,加强对船员的安全操作技能的训练,不断增强其应急应变技能水平。

4.船舶的维护和保养

船舶的日常维护保养是保证船舶生产过程中减少事故发生机率的重要保证,船舶的维护保养工作需要全体船员认真细致的工作来完成。

(1) 船舶应根据机械设备的性能参数制定详细的维护保养计划,并制定科学的维护保养周期。
(2) 全体船员应根据制定的机械设备维护保养周期进行定期的维护保养,保证机械设备的性能完好,减少机械设备隐患。


5.岸基地和船舶的日常运行监控

安全管理体系内的日常监控是有效运行安全管理体系的强有力保障,是保证安全管理体系发展完善的核心。船舶公司应当以文件的形式将安全管理体系中公司和船舶的日常活动监控及监控关系予以明确,制定相应的监控程序,按照制定的监控流程来实施日常活动的监控,减少体系在运行过程中的不符合情况, 保证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

四、实施安全管理体系后的变化

实施安全管理体系后在船舶公司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对船舶安全管理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保证了生产经营的顺利进行,取得了安全效益双丰收,在此择几点主要内容叙述。

1.职责分工更明确

在安全管理体系中,以文件的形式对岸、船各岗位人员的职责进行详细说明,对各岗位之间的权限和替代关系也作了阐述。船舶和岸基各岗位人员在岗位职责分工时充分参照文件中的要求,将人员和岗位相对应,并标明特殊情况下的替代人员,这样就有效避免了岸基和船舶在工作中某件事情无人管、无人做的情况出现,大大提高了船舶和岸基各岗位的工作连贯性和有效性。使船舶的安全管理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同时,将职责以文件化的形式发布,也大大减轻了船舶和岸基管理人员的工作强度,各级人员只需照章办事即可。

2.培训工作也更具体

在安全管理体系中,人员培训工作是保证体系有效顺利运行的前提,以前组织的船舶人员培训都是由单位来统一组织,而且都是外部的培训,对船舶自行组织的内部培训学习没有明确的定位,也没有具体的时间计划安排。实施安全管理体系后规定了要先由船舶制定人员培训计划,其中包括到主管机关组织的专业技能培训和船舶自行组织的日常文件、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等的培训和学习内容。由公司根据船舶和各部门上报的计划来组织外部培训工作, 即不误生产任务,又能使船员得到个人提高。同时船上也要通过自学,使大家熟悉文件、程序、人员技能等内容,更快的熟悉岗位,也提高了全员的安全意识,变“要我安全”为“我要安全”。

3.在设备维修保养方面

船机设备的维修保养是船舶正常运转的有力保证,安全管理体系实施前都是船舶单位按计划实施修理,而安全管理体系实施后,船舶的修理工作更大程度上是日常的维护保养工作,船舶要定期上报维修保养计划,并且在体系文件中确定了每次维护项目的负责人、标准和周期,要求船上和公司组织定期检查维护工作,以满足体系文件的要求,只有所有设备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才能确保航行安全和防止水域污染。

4.物料领用的区别

船舶一年消耗的物料量较大,种类繁多,且管理难度较大,以前是船上填写“配件申请单”并上报机务部门,经机务初审后再上报领导, 同意后由现场机务员购买并送到船上,但实施安全管理体系后,在保留原有程序的基础上还细化了物料从购买到核销的一系列流程,尤其是在船上还规定了具体的物料管理人员职责,物料、配件送到船上后先由管理人员签字确认,并仔细核对所购物料于上报计划中的规格、型号、数量等信息,并向公司上报反馈信息报告。建立专用物料台账,规范管理流程,确保库存数量于记录一致,便于配件的日常管理。

5.在应急应变演练方面

在实施安全管理体系前, 船舶演习都是由船舶自行安排,随意性较大,记录不完整,公司参与性不强。实施安全管理体系后,对船舶各种紧急情况都做了详细的描述,规定了各类演习的具体时间和内容安排,各船舶都要按照文件要求上报年度演习计划,按计划演习并形成规范的文字记录格式。同时还按照要求组织船岸联合演练,将岸基的指导、资源配置、后勤保障、善后处理等一系列联动机制和综合作用充分发挥,大大提高了船岸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有力的保障了船员生命和财产安全。

6.在关键性环节控制方面

有效实施安全生产通报制度,在体系实施前一般口头提醒,没有严格的规定,容易形成遗落,但实施安全管理体系后不但要开专门会议进行施工前的安全技术交底,向各级岗位传递信息,还要形成会议记录,并参与会议人员都要签名并存档备查。

在航次调遣方面,原来只要求调遣计划和航次会议记录即可,没有对实施过程进行监督,实施安全管理体系后要求对航次过程中的重点航道、障碍物等进行分析,如所经过的桥、闸、过江电缆、危险航道等都要写入航行日志,并且对在船人员、马力、航速等都要形成记录,重点强调了过程控制。

在冬夏季三防方面,原来就是发通知、检查、记录、隐患整改等按部就班的工作,没有形成文件化的管理制度,在这方面船舶公司对船舶的指导性不强,无法有效的将工作安排到位。实施安全管理体系后,将这些工作以文件化的形式予以发布,规定了船舶和岸基相关部室的具体做法,并对防台风、突风、洪峰、防冻、防滑、防火等方面的具体做法给予了描述,有实际的指导意义,船舶也便于操作,有效的防范了风险。

7.在安全检查方面

安全问题是任何船舶单位的工作重点,实施安全管理体系后变单一的、单部门的安全检查为多部门重点检查、督查。由机务、海务两部门各自对船舶进行检查,同时船舶自身还应通过自我排查隐患来确保安全,最后还有海事主管机构的安全检查。通过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变任务性应对、季节性突击检查和个人化管理为制度化、规范化,形成长效管理机制,变事故处理为事故和风险预防,变典型安全为全员安全和全过程安全,夯实了安全管理的基础,形成了独特的安全文化。

8.在监控工作方面

在实施安全管理体系前,船舶公司基本上较少重视监控工作,检查完之后个别船干存在麻痹松懈的思想,认为检查一走万事大吉,但实施安全管理体系后,监控工作则贯穿于体系运行的全过程中,检查组对哪里做的不到位都有文字记载,并以文字形式上交船舶公司,船舶公司对整改工作的落实情况进行跟踪, 这对船干更好的完成工作起到了督促作用。

9.有效性评价、管理复查

作为安全管理体系实施中的一个重点环节,这个工作所起的作用就是对体系运行过程中的各种情况进行总结,得出经验和教训,是使体系文件不断完善的一个重要工作。文件中详细规定了开展有效性评价和管理复查的内容、要求以及具体做法,为体系的持续有效运行、不断发展完善奠定了坚实基础。

10.实施安全管理体系后的整体变化

实行安全管理体系后船舶安全条件得到充分保障,船员安全操作技能更高,安全意识更强,提高了船舶保障能力。随着管理机制的健全,管理水平得到了提高,在执行过程中有强有力的监督、检查和保障机制,同时船公司也在重效益下也重视安全生产情况。

安全管理体系在实施时首先强调对人员的管理和要求,要求船舶公司所有人都要熟悉安全管理体系文件,按文件办事,熟悉文件是保证安全管理的基础,如果责任人员不熟悉文件,就不可能按照文件的要求正确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并要求下属船员做到这一点,在持续运行中的文件本身就有自我完善、持续改进的功能,只要文件能够有效运行,就必然能够不断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

五、结束语

船舶公司不但要建立安全管理体系,更要在体系运行的过程中不断地持续改进,所以要想实现科学合理的船舶安全管理,关键在船公司完善的安全管理机制和措施,再完美的制度也要切实落实,只有贯彻落实才能对安全有充分保障,只有经过各方不懈的共同努力和思想认识的不断增强,抓住重点关键环节,调动各方面安全工作的积极性,营造浓厚的安全管理氛围,才能真正实现船舶和船员的安全。实践证明,实施以 NSM 规则为基础的安全管理体系对船舶提供安全保障和安全环境、建立安全管理文化、提高员工的安全管理技能、促进船舶安全管理是大有裨益的。

相关资讯400-902-2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