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标准体系框架研究
发表时间:2017-10-31
[摘要]针对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标准化工作的现状,应用标准化系统工程结构模型,结合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的四个阶段和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体系的四个组成部分,构建了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标准体系的框架;在此基础上,以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组织管理系统为例,给出了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标准制定的内容策略。
一、引言
避免和减少企业安全生产事故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需要,直接关系到生命与财产的安危,对企业生存和发展会产生重要影响。2002年《安全生产法》出台以来,国家加大力度开展了一系列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并颁布了《国家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国家安全生产应急平台体系建设指导思想》、《国家核应急预案》等一系列相关国家安全生产应急管理规定,促进了我国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水平的提高。但是这些管理举措主要作用在国家和省级层面,缺乏企业层面的有效配合,使得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的系统性和高效性目标实现受到限制。目前,我国安全生产面临两大难题:一是安全生产事故多发;二是企业安全生产事故管理水平参差不齐。管理发展的实践证明,管理标准化是解决此类问题的有效途径。鉴于目前我国正在从国家和省级层面,通过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机制的建设来扭转严峻局面的现实,相应地企业层面的安全生产事故管理也应从应急管理着手,实现系统优化。其中,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标准化是提高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
企业应急管理作为新的研究领域,目前还没有一个被普遍接受的定义,企业应急管理是和突发事件紧密相连的一个概念。企业应急管理是企业针对某一突发事件的特征,在事件整个生命周期内进行的一系列有组织、有计划、持续动态的管理过程,以期降低突发事件造成的危害,达到快速有效的预防和处理的目的。企业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对象主要有3种类型:(1)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种安全生产事故;(2)给企业带来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的各种外部突发公共事件;(3)企业给社会带来损害的各类突发公共事件。
管理标准化成为规范管理活动的公认途径。目前对于管理标准的制定,主要有以下三种方法:(1)基于文献研究制定标准。周晓宏(2006)在对R&D项目管理标准化的研究中,通过对相关文献资料的阅读研究,总结出影响标准化的关键因素,提出初步的目标模式来描述管理关键因素和管理绩效、中间作用因素间的相互关系,在初步目标模式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调研和访谈,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对初步模式进行修正,形成最终的目标模式。(2)基于方案选优制定标准。杜民(2005)在对石油企业HSE管理体系标准的研究中,在资料研究和企业实地走访的基础上,提出管理体系标准要素设计的几种备选技术方案,组织专家对备选方案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各方案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最终确定管理体系标准要素设计的技术方案,构建管理体系标准目标模式。(3)基于标准化系统工程理论制定标准。周晓莉,汪云峰,白庆华(2006,2007)在对中外城市应急管理体系标准建设现状研究的基础上,参考C4ISR体系结构框架与Zachman框架模型以及国内其他学者的一些研究经验,提出了一个分别由应急基础维、应急业务维和应急保障维组成的三维立方体结构理论框架模型,该三维框架基本上能够反映城市应急管理系统各个方面的内容。不仅反映出系统静态的基础构成要素,也反映出该系统动态的业务过程,同时,还指出了保障这些基础能顺利完成动态业务阶段的支撑因素。
由于标准化系统工程是运用系统科学和标准化(标准学)的原理和方法,在特定的社会过程和技术过程中,对标准化活动进行规划、设计、组织、实施、管理和控制,以保证标准化对象获得最佳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的一门组织管理的技术。因此,标准化系统工程是一种对标准化活动进行宏观组织管理、普遍适用的技术和方法论。它不仅适用于产品,也适用行业、企业的标准化管理。因此,本文应用这一方法,构建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标准体系的框架。
二、标准化系统工程的空间结构模型分析
1.标准属性空间
波兰学者沃吉茨基在1960年首先提出了标准的三维空间概念,它包括对象维、内容维、级别维。李春田(1992)在《标准化概论》一书中将标准属性空间的三维建议为对象维、性质维、级别维。其中,对象维包括产品标准、工作标准、方法标准和基础标准;性质维包括技术标准、经济标准和管理标准;级别维(该维是有方向的)包括国际标准、国家标准、部门标准和企业标准4个级别。
标准三维空间是一个属性空间,任何一个具体标准,都可以在标准三维空间中找到它的位置。属性空间动态地反映了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这种变化又可以在属性空间中用标准所处位置的移动反映出来。
2.系统工程方法论空间
1969年,美国学者霍尔提出了系统工程方法论三维结构,这三维指的是时间维、逻辑维和知识维,它是各种具体系统工程的方法论基础。它们组成一个方法论空间。其中,时间维表示系统工程工作从规划到更新的先后顺序,分为7个阶段:规划、拟定方案、研制、生产、安装、运行和更新;逻辑维表示系统工程的每一阶段要完成的各个逻辑步骤,分为7个步骤:摆明问题、系统指标设计、系统综合、系统分析、最优化、决策和实施计划;知识维指的是完成上述各阶段、步骤所需要的各种专业知识和技术素质。沈泰昌将三维结构中的知识维扩大为条件维,提出了组织计划、情报资料、物资保障、技术措施和仪器设备5项具体条件,对霍尔三维结构进行了补充,并向前发展了一步。
3.标准化系统工程的六维结构
标准化系统工程空间结构模型的构建方式是将标准属性的三维空间与系统工程方法论的三维空间相结合,组成标准化系统工程的六维结构,见图1。其中逻辑维、时间维和级别维中的内容具有严格的序列关系,因此是有方向的,其他三维不一定要讲究先后、高低次序。
图1中,方法论空间的三维组成一个三棱互相垂直的立方体,属性空间的三维组成另一个立方体,它们有共同的原点,可以绕O点自由转动,以便在这两个空间之间组成不同的三维结构或多维结构,供标准化活动分析使用。
由于标准化是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做出规定,并将其贯彻实施,则这些重复性事物和概念就成为规定(标准)的依存主体。标准化也势必围绕这些依存主体来进行活动。标准化系统工程既然以标准化活动为工作对象,它必然要继承标准化所固有的依存性。这种依存性会反映在标准化活动的全过程。
图1标准化系统工程六维结构
三、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标准体系框架构建
1.构建思路
通过对标准化现有理论的研究,发现标准化系统工程中提出的六维结构能够较为全面地反映出标准体系的框架。同时,要建立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标准体系框架结构,必须对其依存主体的结构进行深入分析。因此,本框架的建立思路为:从标准化系统工程的六维结构出发,结合其依存主体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系统本身的结构,综合协调这二者,最后得出标准体系框架的主体结构。
图1的六维结构中,位于右边的标准属性空间能较为全面地反应出标准和规范的各种属性。这里的对象维代表标准化活动的研究对象领域,包括石化、矿山、勘探、建筑等;这里的级别维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四级;这里的性质维包含管理标准、技术标准和工作标准。所以,这个标准属性空间的研究对象是所有标准的集合。而本文的研究对象只是其中的一个子集—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标准系统。所以,这里的对象维只需主要针对企业突发事件即可。同时,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标准体系对应的级别维为企业标准,但体系中仍然包含对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引用。但性质维中的各项对新的标准系统仍然是适用的。因此,为了把六维结构中的一般标准属性空间更具体化为企业应急管理的标准属性空间,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把其中的对象维具体化。
位于左边的系统工程方法论空间主要关注标准化工作如何按系统工程的方法来开展。该空间实际上讨论的是标准化工作系统,而不是标准系统。而本文的研究对象主要是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标准系统本身,该方法论是指导本文研究的主要方法之一,但不是研究的重点。本文的研究目的是要建立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标准体系框架。因此,在借鉴标准化系统工程的六维结构的时候应该去掉其作为方法论的部分,添加标准属性空间还没能反应出的企业应急管理的系统特性。
2.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标准体系结构建立
突发事件后各方面的应急需求急剧增加,需要组织各方力量和资源,相互协作、快速联动,因此,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是一个系统。企业应急管理体系是企业作为应急管理主体通过组织、资源、行动等应急要素整合而形成的一体化工作体系。一个完整的应急管理体系应由组织管理、运作机制、制度建设和保障系统四部分构成。其中组织管理主要承担应急救援工作的领导决策、组织指挥、功能设定、管理协调、队伍建设等方面的工作;运作机制是应急救援体系各要素正常运转及其发挥作用的根本保证,主要包括应急救援工作的基本运行程序及各级相关主体职责权限的合理划分与确定;企业事故应急制度建设是应急救援体系的基础和保障,是确保企业事故应急机制的形成,开展各项应急活动的依据,主要内容包括应急预案的制定、评审、备案及更新,事故应急演习等;保障系统主要是指确保应急救援活动能够及时有效展开的人财物等方面的要求,包括资源保障、应急财务经费及应急信息系统。
根据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体系的构成,结合企业应急管理程序的四个主要环节,即预防、应急准备、应急响应和应急恢复,提出了一个对应级别维为企业标准的,由应急业务维、应急条件维及性质维、对象维组成的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标准体系结构,见图2。
3.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标准体系内容构建
标准体系是一定范围内的标准按其内在的联系形成的科学的有机整体,是一幅描绘包括现有的、正在制定的和应该制定的标准的蓝图,是促进一定范围内的标准向科学化、合理化方向发展的重要手段。按照标准体系的上述含义及其特征,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标准体系的内涵为:
(1)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标准体系是由保障企业应急管理系统正常高效运转的、具有内在联系的标准和规范组成的科学有机整体,它包括和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相关的现有的、正在制定的和应着手制定的各种标准。
(2)由多个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相互依赖和相互补充的分体系构成,并用体系表的形式表达。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的规定,我国的标准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四级。国家标准由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制定;行业标准由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地方标准由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制定;企业标准由企业自己制定。各级标准的对象、适用范围、内容特性要求和审批权限,由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做出规定。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标准体系框架中的具体标准首先应该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中引用,没有相应标准可以引用的,要根据企业的现实特点和环境限制来制定企业标准。目前,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标准的实践是以国家标准为主。
下面依据图2的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标准体系结构来构建具体的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标准。具体的构建过程是:首先把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标准体系分为业务维、条件维、性质维和对象维四个子体系,根据每个子体系所包含的内容列出所有要建立的具体标准,这些标准所构成的体系就是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标准体系,即企业应该制定的标准,或者说理论上应该有的标准;其次,将企业现有的安全生产应急标准与上述所建立的标准体系进行对比,发现企业现有标准体系所欠缺的部分,这些所欠缺的标准就是企业需要尽快补充和增加的标准;最后,对所欠缺的标准进行制定。下面以条件维中的组织管理系统为例对所要制定的标准进行分析和细化。企业安全生产组织管理主要承担应急救援工作的领导决策、组织指挥,功能设定、管理协调、队伍建设等方面的工作,对应于每个方面的内容,都应该建立相应的标准,见表1。
表 1 组织系统标准
序号 | 标准号 | 标准名称 | 备注 |
1 | 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组织机构设立标准 | ||
2 | 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职能配置标准 | ||
3 | 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组织的权限职责规范 | ||
4 | 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队伍建设标准 | ||
5 | 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指挥程序 | ||
6 | 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技术标准 |
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标准体系是组织管理好整个企业突发事件的一门技术,它以特定企业的社会经济效益为其优化目标,是为保证本企业的最佳社会经济效益所制定的一套只适用于本企业的应急管理标准体系,它在企业内组织实施。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及相应规范是企业应急管理标准化的约束条件。
四、结论
结合企业应急管理程序的四个主要环节,即:预防、应急准备、应急响应和应急恢复,运用标准化系统工程方法建立了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标准体系框架,构建了一个对应级别维为企业标准的,由应急业务维、应急条件维及性质维、对象维组成的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标准体系结构,并以条件维中的组织管理系统为例对所要制定的标准进行分析和细化。但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标准体系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与国家、行业、地方应急管理标准体系间的衔接还需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