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间安全生产管理怎么做?
发表时间:2021-07-06
摘要:车间安全生产管理非常重要,直接影响着员工的生命安全和企业的生产效益,因此车间管理人员在制定任何制度和采取任何措施时,都应该把安全放在首位,车间安全生产管理不仅是对机械设备的各种装置,更为重要的是对车间工作人员的严格要求,但是在生产时仍然有安全隐患存在。基于此,分析了车间安全生产管理存在的问题,论述了加强车间生产安全管理的策略及其措施。
1、车间安全生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车间安全生产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管理人员没有认真落实安全管理制度,确切地说是,执行力差,忽视了制度的落实程度,很少采用现代的科学仪器进行安全管理和检测,大多时候凭借个人经验进行判断,最后导致不安全事故的发生;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不健全,存在安全漏洞,没有把车间实际生产情况与安全制度相融合,发现问题及时修改和补充,进一步完善制度;机械设备老化,运行周期过长,存在着一定泄露和停机的风险;员工的整体素质不高,岗前培训和岗位定期培训工作做得不够扎实,尤其是特殊岗位的操作人员,导致工作人员责任心差,安全意识薄弱,专业技能水平低下,并且忽视车间制度要求,没有佩戴和做好安全防护等。
2、加强车间生产安全管理的策略
2.1强化人员安全风险意识为确保让每名干部职工融入到安全风险管理的气氛中,车间应组织个体干部职工召开了安全风险管理动员会,成立车间安全风险管理小组,确定了“两手抓、两小误”的贯彻实施模式车间以专题会、生产会、周例会、班前讲话等各种形式组织干部职工认真学习安全风险管理相关知识,大力宣传安全风险管理知识,让职工理解风险管理的日的是提前预防、控制不安全因素,提高对安全风险管理的认识。
2.2强化车间安全风险的研判
车间生产安全管理要根据风险类别、发生频率、可能产生后果的严重程度,合理确定高度风险、中度风险、低度风险等三级风险班组,按时上报车间安全风险点的排查情况,对车间风险情况进行汇总梳理,形成车间安全风险控制数据库,同时向各工区公布。车间对查明的安全风险源点,采取定性、定量或半定量的方法,逐分析风险致因、可能造成的后果、影响范围、危害程度并综合分不同风险及其来源的相互关系,以及现有措施的有效性根据研判的风险事件,按照设各质量标准和职工作业标准,分系统、分层次周密制定控制措施,切实做到标本兼治,有效化解和降低风险。与此同时还要注意车间制定风险控制措施遵循优先顺序,优先采取危险消除和预防措施,继而采取后果控制和应急措施,并且重视临时控制和长期控制相结合,最终实现关口前移超前防范。
2.3强化具体安全管理工作
车间安全风险管理要实行动态的管理。在具体的工作中对照《现场重点岗位风险辨识片》开展班前安全讲话、抽问,并针对《安全风险重点控制揭示牌》中的相关内容,对施工作业项日存在的安全风险重点进行强调,让相关作业人员熟知当天施工-作业项日的安全风险重点。对于风险检查情况,有危及行车安全隐患的问题检查人要现场落实处理,并对管内各班组、各作业项日完成及风险管理执行情况进行汇总,分析存在的问题,及时修订本周盯控重点车间管理人员、工区具体工作情况的等。在具体的工作中,为保持其安全生产的高度敏感性,还要针对季节更替、工程改造、设备更新等内外部条件的变化,车间结合月度生产会,定期召开安全风险评估会,对各工区风险源点进行评估,确保对所有辨识出的危险源点逐进行风险评估,识别潜在危险,确定风险等级,没季度进行次全面检查、评估,依据评估结果,调整风险等级。
3、加强车间安全生产管理的措施
3.1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车间生产安全管理必须成立安全生产小组,对本车间的所有生产人员进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安全培训,并制定详细且责任明确的安全生产细则和流程。生产过程中经常进行检查和监督,贯彻落实各项安全生产制度,保证安全生产。安全生产小组以每个生产班组为单位,还要配备相应的安全生产方面的管理人员。各个生产小组安排一位负责组织、联系的车间领导,定期检查各小组的安全生产工作,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组织全员讨论,制定纠正预防措施。同时车间要关注每一位员工的工作情绪,“严寒酷暑”、雨雪天气、夜间和节假日等特殊时期是最容易出现安全事故的时间点,这些时期尤为要做好对员工的安全提示,了解每一位员工的心理状态,避免员工的疲劳大意、带着情绪工作,消除不利因素给安全生产带来的影响,合理安排工作,也是减少安全事故发生的一个有效途径。
3.2安全生产职责
3.2.1、车间主任的安全生产职责
3.2.1.1车间主任对车间的安全生产工作负全面责任;
3.2.1.2督促检查安全规章制度的贯彻落实,定期主持全车间安全活动和安全生产检查;
3.2.1.3针对车间生产情况提出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对检查中发现的隐患及时解决,对本车间不能解决的要及时上报;
3.2.1.4组织制定和执行安全技术措施方案,并经常到现场指挥,保证安全生产;
3.2.1.5发生安全事故时,要紧急抢救,保护现场,立即上报并查明原因,接受教训,采取防范措施,避免事故重复发生;
3.2.1.6领导车间、班组安全活动,负责编制安全技术计划、措施和安全操作规程;
3.2.1.7对新工人、调换工种员工进行安全教育;
3.2.1.8每月至少组织一次安全检查,参加对危险作业点、重要部位和设备的检查,制定消除事故隐患的措施,对发现的问题要进行监督整改;
3.2.1.9对临时性危险作业的安全防范措施负责督促实施;
3.2.1.10采用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新材料时,要会同安全生产部、技术部等部门编制作业指导书。打通工艺流程后,立即组织制定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保证员工有章可循。
3.2.2、车间班组长的安全生产职责
3.2.2.1认真执行上级安全生产的各项规章制度,负责本作业区域的安全生产,对本班组员工遵章守纪负全面责任;
3.2.2.2随时检查、督促本班组职工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对有危险的临时任务,必须有可靠的安全措施,并指定专人进行监督;
3.2.2.3纠正违章作业和不安全行为,负责监督危险作业的实施,及时发现和消除事故隐患;
3.2.2.4按规定要求员工穿戴齐全劳保用品,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对违反者有权停止其上岗作业。遇有事故险情时,有权立即指挥作业人员撤离现场,并及时报告领导;对不符合安全要求的外来人员有权拒绝其进入本作业区;
3.2.2.5发生事故时要积极抢救伤员,保护现场,立即报告车间领导,并如实提供事故发生的情况;
3.2.2.6确保消防通道,消防栓、灭火器等设定安全区域保持畅通;
3.2.3、车间工艺、技术人员的安全生产职责
3.2.3.1负责车间安全生产中的工艺、设备技术工作,确保各项技术指标的安全可靠;
3.2.3.2负责编制车间安全技术规程、安全操作规程和管理制度,并培训员工;
3.2.3.3每天深入生产作业现场检查安全生产和设备运行情况,发现事故隐患及时整改;
3.2.3.4发生安全事故时,及时报告,并参加生产或设备事故的调查、分析,提出防范措施,并组织实施。
3.2.4、作业员工的安全生产职责
3.2.4.1作业员必须熟悉本岗的操作顺序或经培训后达到作业要求,并经设备负责人许可方能上岗作业;
作业员必须做到“三紧”、“三不”、“一意”:
三紧:衣着紧、紧腰、紧袖
三不:不系领带、不戴手套、不戴首饰;
一注意:注意眼睛,集中精力。
3.2.4.2员工应认真做好在岗事故隐患的排查工作,及时发现各类事故隐患,及时汇报、处理。对当时不能处理的应做好记录,及时向相关人员汇报。对已发生的事故,以班组为单位,由车间主任组织召开事故分析会、查原因、定措施、限期整改、验收。分清责任,落实到人;
3.2.4.3员工在岗期间,服从班长的统一指挥,加强协调沟通,做到“四不伤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别人伤害、不互相伤害),杜绝一切事故的发生;
3.2.4.4自觉执行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和各项规章制度,对他人违章作业有责任劝阻,对违章指挥有权拒绝执行,并及时报告;
3.2.4.5自觉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正确使用和维护保养好机械设备、安全附件等,不乱开乱动非本人操作的设备和电器装置;
3.2.4.6正确穿戴,爱护和合理使用劳保用品;
3.2.4.7及时清除废料,经常保持工作场所的清洁卫生,做到在制品堆放整齐,保持消防通道畅通,班前后认真进行安全检查。
3.3提高对突发事件预警、预防和应急处置能力
车间的现场管理非常重要,它能够对安全生产起到促进作用,及时解决管理失误,把安全事故扼杀在萌芽状态,为企业树立形象。如果出现了新的有关安全问题,及时制定纠正防范措施,进行针对性的事故演练,能够有效预防发生更大的安全事故,降低车间生产的风险。反复强化演练的过程中还可以发现应急预案中的不完善之处,然后进行修改细化,提高预案的预防质量,还能锻炼生产人员的应急处事能力,以至于真的出现不测时不会手忙脚乱。定时和不定时检查设备工作情况,及时保养维修,消除设备的安全隐患和缺陷,保证机械设备安全生产。提高监测技术和监督手段,学习新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手段,充分做到预防为主,确保安全措施有效落实。结合车间的实际生产运行,不断总结反思安全管理制度在执行中出现的问题,做到发现了就改进、不断完善和提高的良性循环管理。车间生产安全管理是车间各种管理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它是为了保护生产人员的安全和健康而采取的各种措施。目的是为了改善工作环境,消除危害和保证有序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