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赛为安全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新闻中心分类

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思考

发表时间:2017-08-11

安全生产工作基础是指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必备的基本条件与相应的环境,它对安全生产工作的影响是长期、全面和直接的。从我国安全生产工作所走过的历程不难看出,事故多发的地方往往是安全生产工作基础较为薄弱的地方,事故多发的时期也通常是安全生产工作基础受到冲击和影响的时期。目前我国安全生产工作基础薄弱的问题已成为生产安全事故多发的重要原因。因此,不断强化安全生产工作基础已成为当务之急。


安全生产工作基础是一个包容性强、涵盖内容多、涉及面广的广义概念,也是一个随经济、科技与社会事业的发展而不断完善的动态范畴。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基础,必须从全方位、多层面着手:


(一)思想基础对安全生产工作重要性认识不到位是安全生产工作的最大隐患,是安全生产工作各种突出问题的主要根源,强化思想基础是强化整个安全生产工作基础的首要任务。一是树立安全保障生产、安全保证效益、安全促进发展的观念。有些人认为,安全不能抓得太紧太严太过头,否则会影响破坏投资环境,影响经济发展和招商引资,影响生产经营单位的正常经营。这种以牺牲安全为代价来换取所谓投资环境、促进经济发展的观点,将安全与生产、效益置于对立的关系,对安全和生产工作都十分有害,是目前个别地方事故多发的重要原因,必须坚决加以清除。二是消除“作秀”心态。一些人口头上长篇大论强调安全生产的极端重要性,将应实实在在抓落实的安全生产工作变为一种表面的“作秀”与表演,说给别人听,做给别人看,对安全生产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是否解决、各项措施是否落实到位、工作是否有实际效果则莫不关心。三是克服将安全生产工作“边缘化”的倾向。在大局工作中,安全生产工作发挥着基础性的保障作用,它没有轰轰烈烈的场面,也没有辉煌耀眼的“政绩”,有的人将安全生产视为“跑龙套”的工作,需要的时候出出面、摆一摆、喊一喊,在分工中,安全生产工作也大多由排名最后的领导分管,工作协调难、保障难、落实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安全生产工作应有的力度。四是转变“安全生产是安全生产监管部门一家的事”的观念。目前,在不少地方、部门、单位领导的认识中,安全生产工作就是管安全生产部门的事情,只要沾上“安全”或涉及人员伤亡的事情,就交由安全生产部门协调处理,有的甚至将森林防火、自然灾害事故和治安事故等也归人安全生产监管部门牵头负责的事项,将安全生产监管部门作为“不管部门”,这一做法与“谁主管谁负责、管生产业务必须管安全”的原则是背道而驰的,也将极大影响安全生产工作的正常开展。

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思考


(二)理论基础我国安全生产工作缺乏有效、有力理论支撑的问题相当突出,这也是长期以来安全生产工作处于低层次、低效率、缺乏系统性、针对性和超前性的重要原因。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实现安全生产工作的创新与跨越,就必须强化安全生产理论基础,发挥好理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设计、指导和推动作用。一是要转变观念,彻底纠正“安全生产工作无理论和不要理论”的错误认识,将安全生产理论建设纳人推进安全生产工作创新的总体规划,形成较为系统的理论框架和体系,使安全生产工作在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全局中的定位更加准确和明晰。二是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规律性的认识和研究。及时揭示安全生产工作的客观规律,改变目前安全生产领域只有方针政策、没有理论体系,只有技术性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没有严谨的科学体系的状况,使安全生产的理论体系在我国的基础理论和运用学科发展上占有一席之地并发挥应有的作用。三是着眼于安全生产工作的新情况和深层次问题,将安全生产理论的研究定位在一个较高的起点上,不要仅仅满足于用理论去说明解释现有的工作,而是要围绕安全生产工作中最为突出的体制、机制、监管体系、监管方法、法制建设、科技开发、政策体系等问题,以科学的方法构架全新的体系,迅速改变安全生产理论研究十分滞后的状况,加快理论的创新与发展步伐,使安全生产理论体系更具有实用性、针对性、先进性和生命力。四是注意培养一支政治素质强、理论功底深、创新精神足的安全生产理论科研队伍。加快设立、发展安全生产相关理论学科,加快安全生产理论科学各个层次人才的培养,确立安全生产理论学科地位,作为动安全生产理论研究与创新的先导力量。在省级以上逐步探索设立安全生产理论科学研究机构或在安全生产专家组中设立理论组,作为安全生产理论研究的中坚力量,对事关安全生产全局的重大问题开展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性建议,为领导进行安全生产工作的重大决策发挥参谋、智囊作用鼓励灾监系统的广大干部加强调研,或成立相应的课题小组,就安全生产工作中面临的难题专题进行操作性、探讨性的研究,直接作为安全生产工作的思路与措施,以此形成安全生产理论研究的基础性力量。


(三)组织基础


组织基础主要是指安全生产工作运行的机构及网络体系,是安全生产工作得以正常运行的基本载体,解决的是“谁来干活”的问题。当前组织基础的不健全、不完善实际上已成为安全生产工作最为突出问题之一,成为严不起来、落不下去”这一问题难以根本解决的重要原因之一。首先是安全生产综合监管机构职能定位不明确,肩负监察、监督与管理三种不同层次的职能,存在裁判员、运动员及教练员“三员合一”的状况。其次是全国各地安全生产综合监管机构的设置五花八门,规格高低不一,隶属关系复杂多样,人员有多有少,总的情况是出过大事故或事故多发、领导被处理过的地方,机构设置规格高、人数多、装备好、经费足,而事故较少或没出过大事故的地方,机构设置就差些,规格低、人员少、装备差、经费也不足。再次是安全监管机构权责不对等,大多数的安全生产综合监管机构比其他负有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机构低半格,在日常监管和协调工作中,经常显得权威性不足、力不从心,许多工作难以及时有效地落实。因而必须将强化组织基础作为安全生产工作一个重要环节来抓。一是政府层面,将安全生产工作逐步纳人“一把手工程”,全面落实切实行政一把手在安全生产工作上的责任;二是综合监管机构层面。应逐步转向监督、监察及协调为主,将现有承担的管理职能方面的工作交由相关的专项部门承担,并逐步探索省级以下垂直管理的模式。确保安全生产综合监管应具有的独立性、权威性与公正性。三是专项监管层面,按“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尽快明确各部门在安全生产工作上的职责范围及具体要求,承担起应负的职责。四是乡(镇)、村(居)两级,可先在乡(镇)一级的相关机构加挂安全生产工作机构的牌子,并配备相应的力量,待条件成熟时,可考虑参照税务、工商、公安等机构的模式,将县级安监机构派出延伸到乡(镇)一级。在村(居),发挥好村(居)的自治作用,有专兼职人员负责安全生产的宣传、检查、报告等工作。五是生产经营单位按照《安全生产法》的要求设立安全生产工作机构或配备人员。并认真落实安全生产的各项保障制度。六是参照有关部门的做法1逐步探索在社会上聘请二些安全生产义务监督员,发挥好社会力量的监督作用。


(四)物质基拙 


物质基础是整个安全生产工作正常运行的支撑硬件,目前这一基础十分薄弱,已成为安全生产工作水平提高的制约因素,突出的表现为:政府在安全生产上投人不足,一些涉及公共安全的重大隐患提不到及时整改,安监机构日常工作经费得不到足够的保障,一些生产经营单位维持安全生产基本需要所需的投人没有保障,生产上安全设施陈旧、老化,有的甚至缺乏必要的安全设施,一些新上的项目因为资金有限,没有依法执行“三同时”规定,造成新的欠帐等。造成安全生产物质基础薄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解决这一问题必须从多方面人手:一是从国家方面来说,应将必须由政府承担的安全生产工作投人如安全生产宣传经费、安全生产基础性研究投人,推动安全生产领域科技进步投人、与公共安全有关的重大隐患整改投入等纳人正常的财政预算,予以充分、足够的保障,并形成一种正常的增长机制。二是尽快研究制定引导生产经营单位增加安全生产投人的激励政策。对于生产经营单位来说,用于安全生产投人的资金收益体现为间接的、外部的和基础性的,即为整个单位正常进行安全生产提供保障,这种收益的间接性往往使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产生一种错觉、甚至是侥幸的心理,即“在一定时期内不进行安全生产投人也不一定会出事,而进行安全生产投人也不一定能保证不出事故。”针对这一状况,可考虑制定引导生产经营单位自觉增加安全生产投人的相关政策,使增加安全生投人成为生产经营单位的自觉行为。三是结合推进《安全生产法》的深人实施,研究出台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生产经营单位维持安全生产基本需要所需的最低投人标准并强制实施,确保《安全生产法》关于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投放保障的规定落到实处。四是依法加强对生产经营单位执行”三同时,,规定及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危及安全生产的落后工艺和设备等方面的监督检查。


(五)技术基础


技术基础直接关系着安全生产工作所处的技术层次,影响着安全生产工作的总体水平。首先,技术基础为安全生产提供技术支撑,与安全生产相关产业的发展状况、技术水平、关键技术领域的开发状况,安全生产科研机构的技术开发与创新能力等,是构成、评价和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安全生产总体水平的重要因素,没有一定的技术支持,提高安全生产工作水平只能是一句空话。其次,对于生产经营单位来说,在人和环境因素一定且正常情况下,安全生产技术设施,特别是在一些危险性大的单位或单位中危险性大的关键工艺、岗位,通过采用先进的安全技术设施、设备,实现设备的本质安全往往成为提高安全生产工作水平的决定性因素。再次,先进、可靠的技术支撑可以弥补整个安监系统组织架构及监管力量不足带来的一些缺陷,而在安监管理体制、机制运行顺畅的条件下,先进可靠的技术支撑则可以迅速提高政府对安全生产工作的监管水平。总体上看,我国安全生产技术水平偏低,基础技术研究投人不足的问题非常突出,技术基础在安全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未引起人们应有的重视,这一状况如不逐步改变,对于安全生产工作的负面影响将会越来越明显。因此,解决技术基础存在的问题应成为提高安全生产工作水平的一项重要内容。首先,要将安全生产技术发展纳入国家的整体产业政策之内,制定可行的安全生产技术产业发展纲要,对涉及安全生产技术研发的单位给予应有的扶持政策其次,依托现有的科研机构或有实力的大公司大集团设立一批能体现和代表国家水平的安全生产科学技术研发机构,从事安全生产技术基础研究、重要领域、关键技术攻关性研究和国外先进的安全生产技术的消化吸收及创新性研究,在较短的时间内尽快缩小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再次是加快安全技术产业化进程的步伐,努力培育一批安全生产技术骨干企业,创出一批安全生产技术知名品牌,形成一批安全生产技术方面的拳头产品,使安全生产技术产业成为我国经济的新增长点之一。第四是抓好安全生产技术队伍建设,形成一支梯次科学、结构合理、专业水平高、创新意识强的安全生产技术队伍。


(六)管理基础


管理是安全生产工作正常运行的“软件”,其作用在于合理地组合安全生产工作中的各种资源并使之发挥最大的作用。近年来我国安全生产的管理基础逐步有所改善,但不可否认的是,现有安全生产管理基础不适应安全生产工作面临新情况、新形势要求的问题也日益突出,从微观层面看,生产经营单位并未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安全生产工作责任主体,大量非公有制小企业缺乏起码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劳动纪律,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低,生产过程中的“三违”现象比比皆是,事故隐患大量存在,是各类事故多发的重点领域。从宏观层面看,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政府对安全生产工作的目标管理体系并未真正有效地发挥作用,安全生产责任制不落实的问题较为突出,安全生产工作中还存在虚、浮、套、假、空、松等现象。二是安全生产工作的长效管理机制没有形成,面对事故多发的局面,各级及各有关部门有效的招数不多、管用的办法太少,抓安全生产处于忙于应付、疲于奔命的被动状况。三是政府各部门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各种资源未能有效地整合并发挥作用,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有待加强。因此,必须在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基础上狠下功夫,首先必须督促生产经营单位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强化生产经营单位作为安全生产工作责任主体的意识,自觉加强各项基础工作,完善安全生产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制定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抓好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增加投人,及时有效地整改隐患,强化现场、班组管理等。其次是支持、帮助生产经营单位采用现代安全管理方法、手段,如安全目标管理法、无隐患管理法、安全管理的计算机应用等,引导企业开展职业安全健康体系认证,促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现代化。再次是政府要通过切实有效的手段,如一票否决、效能告诫、责任追究等手段,切实将各级政府、各部门、各单位在安全生产上的责任真正落到实处,逐步建立起安全生产的长效管理机制。


(七)社会基础


强化安全生产工作的社会基础是一次长期的任务,需要多方的努力,主要应解决五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认识的问题。针对当前社会各界对于安全生产工作了解不多的问题,可从与社会各界密切相关的方面、环节人手,通过对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常识、安全生产基本知识、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等方面的宣传,使安全生产工作的基本方针、基本理念、基本知识深人人心。二是能力的问题。针对从业人员缺乏必要安全生产知识、基本的安全生产技能和起码的自我保护能力引发事故或扩大事故损失的问题,必须严格按照《安全生产法》的要求,督促生产经营单位切实抓好管理人员、人业人员的安全生产培训教育,使他们掌握与所从事的行业、岗位相适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技能,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三是氛围的问题。即要通过推动安全生产文化的普及与发展,形成一个全社会“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氛围,做到人人关心、重视、支持安全生产工作。四是格局问题。按照“安全生产,人人有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要求,依法明确各级、各部门、各生产经营单位、各种参与主体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职责,充分调动各种力量在抓好安全生产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真正形成各种力量“广泛参与、多方支持、有效联动、齐抓共管”的格局。五是支撑体系问题。主要包括建立安全生产政策法规体系,形成一个依法加强安全生产监管的法制环境,建立宣传教育培训体系。不断提高生产经营单位经营管理者、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和全社会的安全素质建立一个重特大事故预防与控制体系,形成事故救援、处理的快速反应机制,将各类事故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建立一个客观、公正的中介服务体系,为生产经营单位实现安全生产,为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依法加强监管提供基础性服务。


相关资讯400-902-2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