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赛为安全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新闻中心分类

客运公司如何建设双重预防机制?

发表时间:2020-10-22

一、安全预防控制体系建设基本情况


(一)安全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的总体原则与基本思路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和“关口前移、强化责任、源头管控”原则,以实施系统的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为导向,以机制创新为动力,以信息化为引领,以基础建设为支撑,逐步建立格局完善、系统完备、运行顺畅、保障高效、手段科学的双重预防机制体系,形成全司安全生产风险自辨自控、隐患自查自改自报、公司领导有力、部门监管有效,基层责任落实、社会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事故预控能力整体提升,实现重大安全风险管控和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清单化”、“信息化”、“闭环化”,推动全司安全生产工作向“系统化、规范化、精细化”转变,为我市经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提供有力的安全保障。


(二)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方面的理念、措施和做法


牢固树立“隐患不容忽视,生命高于一切”、“安全来自长期警惕、事故源于瞬间麻痹”安全理念,持续推进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各项工作。


1、成立机构。为确保工作有序开展,取得实效,成立以企业负责人为组长,司属各单位、各部门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双重预防机制建设领导小组,制定印发实施方案,确定工作任务,砸实工作责任。司属各单位也结合各自实际,制定了活动方案,有力地保障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的扎实开展。


2、排查风险点。根据实施方案,确定危险源辨识程序、辨识方法、安全风险分级方法,管控层级及控制措施等要求,积极开展作业场所安全风险辨识工作,全方位、全过程排查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风险点,包括设施设备、作业过程、作业环境、人员行为和安全管理体系等方面存在的风险,做到系统、全面、无遗漏。


3、确定风险等级。对辨识出的安全风险进行分类梳理,综合考虑起因物、引起事故的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等,确定安全风险类别,对安全风险登记建档,对不同类别的安全风险,按照危险程度及可能造成后果的严重性,采用相应的风险评估方法确定安全风险等级,建立风险点基础数据库,将安全风险等级从高到低划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分别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进行标示。


4、明确管控措施。依据安全风险类别和等级,绘制“红橙黄蓝”四色安全风险点分布图,建立风险管控责任清单和风险管控措施清单、将风险点逐一明确到各单位、班组、岗位、人员,落实具体的责任单位、责任人和具体的管控措施(包括制度管理措施、监测监控措施、应急管理措施、教育措施和个体防护措施等),形成“一企一册”。在日常工作中时刻关注运行状况和危险源变化后的风险状况,动态评估、调整风险等级和管控措施,确保安全风险始终处于受控范围内。


5、排查消除隐患。建立并落实“一患一策一档”隐患排查治理清单式管理,做到责任、措施、资金、时限和预案“五落实”,建立全员参与、全岗位覆盖、全过程衔接的隐患排查治理闭环管理机制,实现隐患自查自改自报常态化。


(三)推动安全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的保障机制

1、利用每月召开的安委会会议,反复强调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的重要意义,总结、分析机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制定解决方案。


2、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列为年度重点工作任务,建立情况通报、跟踪督办、工作交流、考核奖惩等工作机制,对工作成效显著的予以表彰。对消极应付、工作落后的,予以通报批评、督促整改。对因风险管控不力、隐患排查治理不到位而引发的系统性风险并酿成事故的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


3、定期组织各级安全管理人员及技术骨干参加专项培训,加大安全投入,保障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所需人力资源和资金投入。


4、公布主要风险点、风险类别、风险等级、管控措施和应急措施,并加强风险教育和技能培训,使每名员工都了解风险点的基本情况及防范应急对策。对存在安全风险的岗位设置告知牌,标明本岗位主要危险危害因素、后果,事故预防及应急措施、报告电话等内容。对可能导致事故的工作场所、工作岗位,设置报警装置,配置现场应急设施设备和疏散通道等。将风险点的有关信息及应急处置措施告知相邻企业单位。


5、制定《年度安全生产应急预案演练工作计划》,完善各类应急预案,规范应急管理和响应程序,积极开展各类应急处置演练活动,不断提高全司干部职工安全防范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有效预防突发安全事故发生,将突发性事故所带来的危害降到最低点。


6、充分利用微信平台、内部报刊、电子屏、板报、标语等形式加大职业病危害、防治宣传。在企业内部重点区域、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明确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种类、后果、预防以及应急救治措施等内容。依法为从业人员配备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的防护用品用具,并监督从业人员正确佩戴和使用。加强作业场所职业危害防治,定期组织职业危害因素检测和现状评价,切实保障职工安全健康权益。


二、安全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的基本流程


1、隐患排查

1.1、日常检查:由驾驶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及时发现可能导致不安全事件或事故发生的不安全状态及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1.2、综合性检查:安技科协同生产部每月组织集中排查治理一次,对公司范围内进行一次综合检查,消除安全隐患;

1.3、专业性检查:对专用设备设施等进行技术检查;

1.4、季节性检查:根据运输任务和气侯变化,夏季高温季节是车辆自燃等现象多发季节,冬季路面结冰是交通事故多发季节。因此针对这些在夏季和冬季展开季节检查,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

1.5、重大节假日检查:每个重大节假日到来之前,公司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对各科室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进行一次全面检查。


2、隐患报告

2.1、各科室应及时向公司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领导小组汇报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情况;

2.2、各科室在隐患排查治理过程中,发现本辖区存在的安全生产隐患超出其职责范围的,应当立即向安技科或公司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领导小组报告。


2.3、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领导小组每月要对公司的隐患排查治理结果进行汇总。


2.4、各科室负责人要带头参加对全公司的在职员工安全教育、安全管理、人员操作、安全防护等进行全面的检查。对排查出的隐患全部登记建档,按照国家标准和规范要求,能整改的马上整改,不能立即整改的“定人、定期、定措施”落实责任人和整改资金,限期整改。


3、隐患整改

3.1、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对安全生产隐患进行排查登记后,应及时以书面形式下发整改通知书,明确整改责任人、整改内容、整改措施、整改期限。对一般事故隐患要做到立即整改,整改时间一般不超过10天;对一时难以整改到位的隐患,要督促隐患所在科室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保障措施和应急预案,确定专人24小时进行监控管理,确保万无一失。


3.2、公司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领导小组要对安全生产隐患所在部门实施重点监管,加大巡回检查的频率和力度,督促其尽快整改到位。对隐患整改措施长时间得不到落实、超过整改期限的,对部门第一责任人予以经济或行政处罚。


3、公司企管部确认的重大安全生产事故隐患,应报公司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领导小组,限期相关部门解决问题,切实做到“四不放过”,即:责任不落实不放过,工作不到位不放过,隐患不消除不放过,没有隐患整改报告不放过。


4、公司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在隐患整改督查过程中,对事故隐患顶着不整、拖着不办或不能限期整改的,要上报公司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该撤的撤,该罚的罚,由此造成事故的,要依法追究经济和法律责任,决不姑息迁就。


5、考核

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实行“谁排查、谁负责,谁签字、谁负责,谁管辖、谁负责”的原则进行管理和责任追究。公司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在隐患排查治理过程中,要以对公司和员工高度负责的态度,严格检查。对因排查事故隐患不深入、不细致或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整改措施不到位、责任制不落实致使事故隐

患长期得不到整改引发生产安全事故的,对科室负责人进行经济或行政处罚。


3、风险分级管控:


风险分级管控是指按照风险不同级别、所需管控资源、管控能力、管控措施复杂及难易程度等因素而确定不同管控层级的风险管控方式。


风险分级管控的基本原则是:风险越大,管控级别越高;上级负责管控的风险,下级必须负责管控,并逐级落实具体措施。


“红橙黄蓝”四级(红色最高)

企业层面风险分级管控内容


相关资讯400-902-2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