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安全意识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
发表时间:2018-05-08
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的高速发展,安全生产越来越受到重视,在企业进一步深化改革,走向市场经济的形式下,加强安全管理确保安全施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安全生产是各级管理者的头等大事,是政治、是大局、是责任,必须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思想。把“安全第一,环保优先,综合治理”方针贯彻到生产的始终,加强领导,采取有力措施,带头执行各项规章制度,预防和遏制各类事故发生,减少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财产损失,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
一、加强警示职能,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1.警示职能是安全管理中预防控制职能的先决条件。由于不安全状态具有突发性的特点,使安全管理不得不在人们活动之前采取一定的控制措施、方法和手段,防止事故的发生。这说明安全管理的控制职能的实质内核是预防,坚持预防为主是安全管理的一条重要原则。墨菲定律指出:只要客观上存在危险,而且人们还麻痹大意,那么危险迟早会变为不安全的现实状态。所以,预防和控制的前提是要预知人们活动领域里固有的或潜在的危险,并告诫人们预防什么,如何预防。同时对人们进行有效的培训,使人们掌握预防和控制危险的知识、手段和方法,形成一种自我防范、自我保护的思想。
2.提高警示职能,强化安全意识。安全管理的警示职能具有警示、警告之意。它要求人们不仅要重视发生频率高的、危险性大的危险事件,而且要重视小概率事件;在思想上不仅要消除麻痹大意思想,而且要克服侥幸心理,使人们的安全意识时刻不能放松,消除危险产生的思想条件,从而控制危险的发生。
3.强化警示职能,变被动管理为主动管理。传统安全管理是被动的安全管理,是在人们活动中采取安全措施或事故发生后,通过教训,进行“亡羊补牢”式的管理。当今,技术迅猛,市场导致个别人员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不断变化,新的危险不断出现,发生事故的诱因增多,而传统安全管理模式已难以适应当前情况。为此要求人们不仅要重视已有的危险,还要主动地识别新的危险,变事后管理为事前与事后管理相结合,变被动管理为主动管理,通过事前、事中、事后的各种信息反馈、牢牢掌握安全管理的主动权。
二、分析员工的不安全心理,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1.人的不安全行为是造成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分析几年来我们身边所发生一些事故,大多数事故都是由于人为因素引起的,人的行为是受意识支配的,意识又是人的心理反应。因此,事故与人的心理意识和行为有着密切的关系,也就是说,人有什么样的心理都会在行动中体现。如果每个人都以正常的心理,在主观意识和思想上重视安全,熟悉本岗位的操作技能,明确本岗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和事故危害,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六条禁令”,坚持日常的风险识别和评估,就可以有效地控制、减少、甚至是杜绝事故的发生。
2.人的不安全心理状态是事故发生主要原因之一。侥幸心理。侥幸心理是支持违章作业的主要心理原因。有这种心态的人,不是不懂安全操作规程,缺乏安全知识,也不是技术水平的,大多数是“明知故犯”。在他们看来,“违章不一定出事,出事不一定伤人”。在现场作业中,我们经常会碰到不使用专用工具,就近随意取物代替,该办理工作许可证而不办,觉得麻烦,就不用办理了等。抱着这种心理意识工作的,危险性很大。麻痹大意是造成违章和事故的主要心理因素之一。这种人,在行为上多表现为操作时不认真,马马虎虎,大大咧咧,明知安全工作的重要,但时间久了,安全就只挂在嘴边,而心里却放松了警惕,觉得无所谓。
3.惰性心理。很多人在工作中总想省点事,偷点懒,为了贪图安逸,而忽视了安全。对现场操作中的小缺陷、小隐患视而不见,唯恐让自己去处理,现场检查不认真,纯粹是“走过场”,这种现象在我们身边最为常见。
4.逞能心理和从众心理。有些人为了显示自己的能耐,往往会头脑发热。不遵守客观规律,不讲科学态度,干一些愚蠢和冒险的事。还有一些人,看见别人违章作业,或者看见别人那样做,明知不对,自己偏要照着做。例如,在防爆区打手机,劳保护具穿戴不齐全,随意穿行工作区域等,这种心理是形成习惯性违章的主要原因之一。
5.控制员工的不安全心理及行为。及时对员工的不安全心理及行为进行预测和调整,能有效的预防和避免“三违”。从安全意识和个人修养上加强员工的心理诱导。坚持不懈的开展技能教育、素质教育、理想教育、岗位安全知识教育、化学危险品知识教育;岗位操作规程、工艺技术规程、安全技术规程的教育;以及关键装置、岗位、重点要害部位的安全检查教育、事故案例教育、法律法规和标准教育、反事故预案的教育等。
三、刚柔并济抓管理,发挥管理层高效职能
1.安全管理是一项事关全局的大事。每个企业都制定了不少的规章制度和处罚条例,并且在安全工作中起到很大作用。但安全管理不能只刚不柔,或只柔不刚,必须双管齐下,即一方面要靠各项规章制度和法律法规进行严厉考核和奖罚,进行所谓的刚性管理;另一方面还要坚持以人为本,通过情感关怀进行各种思想和心理教育及训练,进行所谓的柔性疏导。多年的安全管理和教育,使大家的安全意识大大提高,从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方向发展。近几年安全事故的减少足以说明这个问题。
2.安全是一种文化,需要学习教育。当人们的思想和意识达不到某个境界的时候,还得采取行之有效方法,保证生产安全的顺利进行。分析我们安全现状安全管理必须采取:由上至下的一种纵向深入和由外到内的一种递增强化。一级向一级加压传递。最终的落脚点是生产前沿阵地——班组。班组是企业的细胞,也是安全管理的最终目标,班组成员大多数处于生产第一线。接触危险、危害的概率最高,抓好班组的安全管理是第一道防线,就可能从源头上预防甚至切断事故的发生,至关重要。为此安全工作必须从基层最小单元一班组抓起,抓出成效。进一步深化五型班组创建活动,夯实基础工作,规范管理。在班组必须做到“五个字”:安全意识要“强”。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明确教育在班组工作中的重要性,开展经常性的安全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执行制度要“硬”。制度是执行规程的保证,抓执行制度要一丝不苟,不讲私情。对违章违纪的员工要严格管理,严厉处罚;考核制度要“严”。安全学习要有计划,有检查,有考核,要真抓实干,持之以恒。对规定制度,操作规程,规范动作,坚决执行,在操作上只有规定动作,没有自选动作。对每项工作必须按规定、及时、准确、标准完成;工作方法要“新”。应采取多种形式的安全教育,各种舆论一起上,上下齐动员,形式多样,花样翻新,不能老一套;工作要“细”。安全工作涉及到企业生产过程的方方面面,那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不行,所以要把安全生产贯彻与生产的全过程,并且要做细致工作。
3.管理“人是关键,人最重要”。“以人为本”的安全管理理念,无时无刻不贯穿着现代安全管理的始终。现代员工对企业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仅满足于保证吃饱穿暖物质要求,同时还要求企业对自己要有尊重、理解、信任,把自己当成是企业的主人。这就要求企业对员工要及时的进行情感投资,让员工从心里感受到强烈的主人翁责任感。充分发挥激励机制的作用。对正确的安全行为要给予大力支持,及时进行表彰和奖励。从正面激活员工的安全意识,让员工在愉快的情绪中强化安全意识,自觉遵章守纪,做好安全。
4.充分发挥各级管理者的作用。当路线确定以后,各项目标的实现,管理者起决定因素,安全工作也是如此,安全制度的落实、违章的查处、隐患的整理、都要管理者督促完成,所以企业的各级领导的模范带头作用很重要。然而我们管理层安全管理水平不高,安全检查查不出问题,甚至视而不见,专业人员一检查问题百出,这充分说明在管理层安全意识淡薄。为此加强管理层安全意识和管理水平是燃眉之急,在职工培训期间首先培训干部,提高干部的管理水平,才能更好带领员工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给员工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但良好安全意识的形成,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培养才行。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用科学的方法。有效的手段,循序渐进,逐步培养员工的良好安全意识,然后再不断的巩固和提高,根治安全意识的各种“隐患”。
安全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应该全过程进行控制,从设计者、管理者、操作者,三个层面都尽到责任受控,把住源头,加强管理,就将为我们的企业围起三层的安全防护网。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这个安全的根基深深的扎根于我们的企业,让这三重防护网在坚实的根基上不断的加密、加牢、加固,为我们的企业构建起一座坚实的安全堡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