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双控机制体系建设中,企业单位需要做哪些工作?
发表时间:2022-06-10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安全生产关乎社会大众权利福祉,关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更关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安全生产,把安全生产作为民生大事,纳入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中。经过各方多年来的共同努力,我国安全生产形式持续稳定好转。但事故多发易发的态势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保障安全生产工作的任务仍然艰巨。尤其是伴随着新产业新领域的发展,形成了各类安全风险和事故隐患交织叠加的状态,导致非传统高危行业领域事故频发,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直接影响了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严重冲击了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获得感。
双重预防机制建设不是一项任务,也不是阶段性的工作,而是建立企业控制风险、防范事故的长效机制。方法没有复杂与简便之分,只有适用和不适用的差别。
近年来,国家积极推进双重预防机制,企业积极落实创建双重预防机制,结合实际情况看,存在很多问题亟待解决。那么在双控机制体系建设中,企业单位需要做什么工作?
第一,建立组织机构。
1、要成立“两个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小组成员要包括: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各部门负责人及重要岗位人员。
2、完善责任制,在责任制中要明确各类人员(含:安委会、安全领导小组或者HSE领导小组),在“两个体系"建设中所要承担的责任。要建立“两个体系"建设考核奖惩制度,根据考核结果予以奖惩。
3、建立可实施的有效的“两个体系"建设推进方案。
第二,开展全员培训工作。
要将“两个体系”相关内容纳入教育培训计划中,将“两个体系"的培训内容填入教育培训档案,在培训完毕后进行闭卷考试,将分数填入培训档案。注:建议培训的内容有:山东省、市下发的“两个体系”建设文件、地标,省市标杆企业“两个体系”建设的相关经验,也可组织人员去标杆企业进行实地观摩。
第三,建立本企业的体系文件。
可参照江苏省标杆企业的做法,找到相似的行业,根据自己企业实际,作出适合本单位的“两个体系”建设实施指南或者作业指导书。
第四,风险点的确定。
企业组织对生产经营单位全过程进行风险点排查,建立《风险点台账》,为下一 -步进行风险分析做好准备。风险点的排查可以按照生产(工艺)流程的阶段,场所、装置,设施,作业活动或上述几种方法的结合等进行。
对于化工装置的风险点划分可参照:生产装置、储存罐区、装卸站台,作业场所等功能分区进行。对于作业活动的风险点划分可参照:涵盖生产经营全过程所有常规和非常规的作业活动。
第五,危险源的辨识、分析。
企业应组织相关部门、岗位人员进行危险源的辨识、分析。危险源的辨识、分析要全面、具体,依据的就是我们已制作完成的《作业活动清单》和《设备设施清单》.对于作业活动,
我们可以采用工作危害分析法(JHA) ;对于设备设施,我们可以采用安全检查表法(SCL) ;对于复杂化工工艺,我们可以采用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法(HAZOP分析)。
第六,风险评价。
比较好用的风险评价方法有这两种:风险矩阵法(LS)和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LEC) .
评估人员应对企业的安全生产实际全面了解,建议各个班组的骨干参与,才能达到理想效果。
对于重大风险的判定要实事求是,不能因为怕麻烦而随意降低风险等级,减少管控措施。对于重大风险的判定,除了计算出来可定为重大风险外,下面4种情况可直接判定为重大风险:
第七,风险的分级管控。
风险按照从高到低5级: 1. 2. 3、4、5或A. B、C. D、E.其中1 (A) 为最高风险,5 (E)
为最低风险。这里要强调一-下,1 (A)级风险,极其危险,是应当立即整改的,不能继续作业的。也就是说,如果评价出1级风险,单位除了要采取适当的管控措施外,要采取相应手段将1 (A)级降到2 (B)級及以下才行。
第八,风险分级管控清单的编制。
分为两部门:一个是作业活动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 个是设备设施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第九,风险的告知。
企业应当通过有效方式告知企业主要风险相关内容,在存在重大风险的工作场所和岗位要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应当组织各层级、各岗位进行风险评价结果的告知培训。
第十,要编制隐患排查清单。
隐患排查清单分为两部分,-部分是现场类隐患排查清单,另-部分是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清单。清单中排查内容和标准要包括风险分级管控清单中的各风险点、危险源及控制措施。
第十一,确定排查计划。
企业根据生产运行的特点,来制定符合自身实际的隐患排查计划,明确各种类型的隐患排查时间、排查目的、排查要求、排查范围、组织级别、排查人员等。
第十二,隐患排查治理的实施。
按照隐患排查计划的要求,相关部i ]和单位应对照隐患排查清单,采取相应的排查方式,按照风险分级管控级别,组织各相关层级的部门和单位进行隐患排查。隐患排查要符合通则、细则等地方标准的要求。对于排查出来的事故隐患,要进行评估并记录,形成台账,实行闭环管理。
第十三,隐患的分类。
依据总局16号令,隐患分为- -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重大事故隐患可参照总局下发的危险化学品、矿山企业、工商贸企业的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以及总局令及地方标准的要求。通俗一点讲,重大事故隐患的判定,要把握“危害较大"和“整改难度较大”两个要点。除了重大事故隐患,剩下的就是一般事故隐患。
第十四,隐患排查的方式。
排查方式主要包括日常隐患排查、综合性隐患排查、专业性隐患排查、节假日及季节性隐患排查,专家诊断性检查和企业各级负责人履职检查等。其中专业性隐患排查包括工艺、设备、电气、自控仪表、建筑结构、消防、公用及辅助工程等。企业应根据自身组织架构确定不同的排查组织级别,一般包括公司级、部门级、车间级、班组级。
第十五,隐患排查的要求。
化工企业应根据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要求和企业风险管控情况,结合企业生产工艺特点开展隐患排查工作,隐患排查应做到全面覆盖,责任到人,日常巡查和专业排查相结合,定期排查与日常管理相结合,专业排查与综合排查相结合。
①现场巡检问隔不得大于2小时,涉及“两重点-重大" 的化工生产、储存装置,宜采用不;间断巡检方式进行现场巡检,现场巡检间隔不得大于1小时;基层车间管理人员每天至少一次对装置现场进行相关专业隐患排查;
②综合性隐患排查应由公司级至少每季度组织-次;基层单位(车间)结合岗位责任制排
查,至少每月组织一次;
③专业或专项隐患排查应由工艺、设备、电气、仪表等专业技术人员或相关部门至少每季度组织一次;
④季节性隐患排查应根据季节性特点及本单位的生产实际,至少每季度开展一次;
⑤节假日隐患排查应在重大活动及节假日前进行一次隐患排查;
⑥对于区域位置、工艺技术等不经常发生变化的,可依据实际情况确定排查周期,如果发生变化,应及时进行隐患排查。当发生以下情形之一,化工企业应及时组织进行相关专业隐患排查:
①颁布实施有关新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或原有适用法律法规、标准规范重新修订的;
②组织机构和人员发生重大调整的;
③装置工艺、设备、电气、仪表,公用工程或操作参数发生重大改变的;
④外部安全生产环境发生重大变化;
⑤发生事故或对事故、事件有新的认识:
⑥气候条件发生大的变化或预报可能发生重大自然灾害。
第十六,隐患的治理。
对于一般隐患,我们要求是闭环管理,检查方式主要是从隐患排查治理台账及现场进行检查
核实。在这里,笔者主要讲一下重大事故隐忠的治理。
①判定为重大事故隐患的,企业应及时组织评估,并编制隐患评估报告书,评估报告书应包
括隐患的类别、影响范围和风险程度以及对隐患的监控措施,治理方式,治理期限的建议等
内容。
②要制定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方案,井上报地方安监部门。
③重大事故隐患治理结束后,要进行评估验收,并将验收结果上报地方安监部门。
④重大事故隐患的排查治理,要单独建档,留下书面记录备查。
第十七,持续改进。
企业要根据“两个体系"建设成果对从业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另外,企业至少每年对“两
个体系”进行一次系统性评审,根据变化情况作出相应的更新。在更新后,要及时进行对外
对内的沟通,对从业人员进行相应的教育培训,使从业人员了解信息的变化。
第十八,录入系统。
赛为“双重预防机制”解决方案,是根据《国务院安委会关于实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意见》等政策要求,结合国际先进的安全管理理论方法和企业安全管理的水平,借助互联网、移动通信、物联网、云服务和大数据等技术,研发形成双重预防机制信息化系统,以系统化的安全咨询方案为基础,针对企业安全风险特点,与生产运营对接,动态管控安全风险和隐患排查治理,精准解决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制度落地、安全生产风险实时监控和科学化决策等难题,有效推进事故预防工作信息化、数字化、动态化,实现企业安全管理的革命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