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在安全生产中的智能应用
发表时间:2017-01-09
安全领域并不缺乏数据;事实上,我们常迷失于这海量数据之中。因此,亟需运用智能数据管理系统来提高我们队专业知识的运用效率,以保证工人的生产安全。
数据总量 大数据为何与安全有关
首先是数据总量。某些数据能称之为“大数据”,那它一定整合了无数个文件。于安全领域,最好的例子是我们平时所做的安全检查,次数越多越好。由于安全专家的观察重点越来越偏向于行为安全(BBS),比如,在行为安全观察中,我们不仅要确保电锯上的各种防护装置符合规定,还要保证员工防护用品的穿戴方式正确,设备操作方法正确,而非单纯观察员工是否遵章守纪。因此,工作场所中需要检查的事项会逐渐增加,由此整理收集出的数据自然也越多。
试想,如果安全专家能认真收集并报告这些数据,而不是任其尘封于柜子的某个角落,我们就能得到更多的数据,而数据报告所揭示的内容也会更多,另外,良好的行为安全实施方法会要求多岗位职工共同参与观察,也就是说,以前只有专业安全人员才要完成的观察项目,现在任何员工都能加入,观察周围员工的行为。较之于以前,现在行为观察的领域越来越广泛,参与观察的人员也趋向多远,这就导致所收集的数据逐渐向“大数据”的层次过渡。
收集方式 数据收集的方式
其次是数据收集方式,即收集数据的不同方法。之前,安全检查的标准方式是利用纸和笔,填写检查表;由于科技的进步,现在我们完成可以享受通过移动设备和平板电脑等途径进行安全检查所带来的便利。随着电子设备的类型增加,数据收集方式也变得更加多样。传感器技术--比如生产线和叉车上的传感器--和互联网技术已完全改变了数据的收集方式。同样,图片和视频是另一种收集数据方式,它让我们更清楚地了解工作场所风险。
收集速度 数据收集的速度
在安全领域,速度并不等于距离除以事件,而是表示我们在以多块的速度收集数据。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很多便利,比如信息几乎唾手可得,人们只需在百度上输入几个字母,瞬间就可得到相应的资料。
这种信息的收集速度没在商业智能工具上也得到了体现。以前给信息技术人员写邮件索要报告,通常要等上一周甚至更长时间,今天,作业班长只需到工地视察一圈,几分钟甚至几秒钟内即可把重要信息录入手机,然后通过网页浏览器登录相应的商业智能软件,工作场所高风险区域的相关信息便尽收眼底。数据收集和分析速度都在不断加快,而信息几乎也可实时传递到我们手中。
正确的工具
如果我们没有足够的工具来分析,要这些数据有什么用?!如果员工每月进行1000次工作场所安全检查,检查结果内附有每次冒险作业行为的照片,并未其配上大量的文字描述,试问人们如何通过电子表格消化和理解这些信息?也就是说,虽然企业收集的数据具有极高价值,但却无法有效对其进行评估,利用这些数据。因此,是时候让你的系统变得跟数据一样高端了。
一方面,智能系统要能对信息作出即时解读和分析,并跟得上日益增长的数据量和日趋多元的数据收集方式。另一方面,智能系统能让我们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增强安全人员的洞察力,也就是说人们不应局限于只查看报告,查找风险,而是要把这些数据转换为可落实的预防措施。
安全领域并不缺少数据;实际上,我们是迷失在了这大量的数据中。现在,我们要改变保护员工的方式,保障其每天都安全作业,平安回家。这种改变要从智能数据系统开始,通过它,我们才能更有效地运用专业知识,保障员工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