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搞好电力企业班组安全培训
发表时间:2017-12-14
〔摘要〕智能电网构架的形成使电力企业步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新技术的使用、新设备的投入运行,需要大批高技能人才;企业对职工进行各种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培训显得尤为重要。企业由不同工种的班组组成,班组安全培训是企业培训的重点。通过对班组安全培训情况的分析,总结了班组安全培训的特点,提出了搞好班组安全培训的措施和建议。
1、班组安全培训现状分析
1.1工作模式
电力企业班组的工作模式比较特殊,有些班组的工作模式是倒班,例如变电站值班员的工作模式分为工作24h休息48h和工作48h休息96h2种。这种上班模式存在工作的间断性,而且2次工作间隔的休息时间较长。当培训学习时间长达1周时,需要占用职工的休息时间,而占用的时间不会记为加班,因此,大多数的职工从一开始就对上级组织的培训产生抵触情绪,不愿意耗费自己的休息时间参加培训。即便职工参加了培训,也极有可能不认真学习,走马观花,看似人还在,其实心已远。
1.2人员素质
企业职工的素质决定了企业的生产和发展。企业职工的培训工作应被视作企业生产的第1道工序。在班组里,职工的文化水平高低不一,业务技能参差不齐,对于培训学习的态度也不尽相同。相当一部分人会认为工作之后从此告别书本,可以不用再学习了。其实不然,工作之后需要学习的知识比上学时还要多,还要丰富,也更实用。因为职工素质水平不一,培训中就要实行区别对待,做到重点人员重点辅导。班组安全培训时单凭一个培训员,力量十分有限,往往会出现降低标准、内容陈旧、方法单一的情况,久而久之,不仅培训员自己出现厌教倾向,职工也会滋生厌学情绪,培训水平很难向更高层次发展。
1.3培训与生产
上级安排的培训课程很多,经常会与生产任务冲突。从企业的角度考虑,为了提高职工的素质,增加职工接受教育的机会,满足职工参加各种培训的要求,组织了一定数量的培训班,加强了培训的力度;实际上,过多的培训反而降低了培训质量,削弱了培训效果。从职工的角度考虑,很想去参加培训,但是生产任务繁重,从而错过了参加培训的机会。此外,为了满足上级要求的送培率,下级单位就会派一些年龄偏大、任务较轻的人员参加培训,造成了培训资源的浪费。
班组如何在圆满完成生产任务的同时,又对职工适时开展严格、认真的培训,这个矛盾始终困扰着各级管理者。只抓生产,不顾培训,不能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而开展培训,又影响现场工作;若生产与培训双管齐下,则不堪重负。结果是不少班组不得不牺牲培训来保证生产,使得本来就没有受过系统教育培训的职工疏于业务知识的学习,职工的业务素质则始终得不到提高。
1.4培训需求
培训课程的设计不能与职工的职业生涯规划相结合。培训课程内容陈旧,不能及时将最新、最实用的先进技术与技能传授给职工,不能满足职工对于新知识、新事物的学习渴望。
此外,培训中心设计的课程大部分是专业课程,与企业发展相结合的课程很少;但班组成员却需要接受企业前景规划的培训,这样才能牢固树立职工爱岗敬业的精神。
2、班组安全培训的特点
2.1与生产实际相联系,学以致用
班组的工作特点是任务明确、内容一定、模式标准。基于这个工作特点,班组的培训必须立足具体工作,面向生产实际;培训内容应与现实生产工作紧密结合,应主要是从现实生产发生的事故、隐患中总结出来的经验教训。立足培训为生产服务,以提高职工的工作能力、技术水平和生产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为目标,把理论培训与实际工作紧紧地结合起来,这是班组安全培训的显著特点。
2.2培训的延续性
企业的发展是不断变化的,为了适应企业日新月异的发展,班组的培训也应是持续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科技不断进步,越来越要求人们将工作和学习融为一体,形成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的模式。职工从进入公司到退休为止,一生中要不断接受各种各样的培训,才能不断提高工作技能,满足不断变化发展的企业、不断发展变化的操作模式等对职工的要求。
2.3、培训的方法和工具
成人学习的特点是:具有很强的学习愿望,明确的学习目的和学习动因;具有丰富的经验,定性的思维模式,一定的分析能力,善于对新旧知识作比较,不再是单一地接受知识;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较强;自尊心强,对增强自我成就感之类的内部激励和增加薪水之类的外部激励反应明显。考虑到这些特点,班组安全培训应采取灵活适宜的方法,多采用反事故演习、仿真机学习的培训形式,同时多收集一些适用的培训学习工具,鼓励职工积极主动学习,以达到培训目的。
3、班组安全培训的改进措施和建议
3.1加强培训需求分析
(1)根据企业新设备、新技术的引进,按照工作的需要,制定有针对性、可实行的培训计划。
(2)根据不同层次的人员情况,分别安排与岗位结合紧密的培训内容。
(3)加强专项知识的培训,例如,针对某一种设备的操作培训,或某一种操作行为的专项培训。
(4)依据企业发展的需要对人员进行技能扩展培训,以丰富培训内容。例如,拓展训练不仅能提高职工的身体素质,还能增强职工的团队意识。
3.2细化培训计划内容
班组的培训计划应切合实际,因人而异,量化到人,让每个职工都能在培训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学到对自己、对企业有用的新知识、新技术。
(1)对新职工的培训要遵循导向性的原则,以企业发展和新职工个体发展需求为导向。培训内容要包括企业文化、制度、安全规程、班组概况、基本技能知识、现场操作等。因为新职工只有逐渐熟悉、适应组织环境与文化,才能明确自身的定位,规划自身的职业生涯发展,不断发挥自己的才能,实现企业与个人的双赢。
(2)对于在岗人员要根据职工的具体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培训计划,也就是要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这样,班组中的每一个人都可以取长补短,在提高个人素质的同时提高班组的整体水平。
(3)对于转岗人员要根据工作内容的变化,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使培训工作更有利于职工实际能力的提高,从而及时弥补因岗位变动而带来的知识不足。
3.3灵活运用多种培训方法和形式
(1)根据生产任务的忙、闲、紧、缓,在不同时期采用不同的培训方法。例如,在生产低谷期,可以让职工分批参加集中授课培训;在生产的高峰期,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进行远程培训,职工可以登陆上级公司相关的远程培训教育网和公司的标准化网站,自行下载课件进行学习。同时,班组可以自行开展内容更切合实际、更具体的技术讲课和讲座。通过讲课传授具体的工作经验和工作方法;通过讲座对班组技术业务进行探讨,达到班组职工共同提高的目的。
(2)“师带徒”培训是一种常见的传统培训手段,也是对青年职工培训的一种传统形式,主要体现为师傅带(培训)徒弟。通过师傅的传、帮、带,使徒弟在一定时间内掌握本岗位(或工种)所需要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的技能。通过“师带徒”培训,师傅的经验、技艺得到传承,徒弟的技能也不断提升。
(3)开展技术比武竞赛,以赛促学、以赛促练、以赛促干。公司定期举办一些比武竞赛,可以激发职工自我学习的意识,有效提高广大职工的实际技能水平。同时,通过竞赛,职工可以认识到自身还需要储备哪些知识、技术、技能,可以引导职工树立全程学习、终身学习、团体学习的理念。此外,竞赛还可以把基础知识最扎实、技能最好、能力最强的优秀人才选拔出来,作为生产带头人或者是储备干部。
3.4、加强激励机制的作用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将人类的需要从低到高分为5个层次,依次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而激励机制正是满足职工实现自身价值的需求。激励可以挖掘人的学习潜能,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威廉·詹姆士研究发现,在缺乏激励的环境中,人的潜力只能发挥20%~30%;如果受到充分的激励,他们的能力可发挥80%~90%。由此可见,激励是挖掘学习潜力的有效手段。
在培训中,激励的手段有很多。荣誉激励可以采用精神和物质奖励并用的方式;评价激励可以在培训活动中对表现优秀的学员给予肯定和赞扬,从而激发职工参与培训的激情;展示激励通过为职工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满足职工“展现自我”的心理需求;成果激励是将职工在培训和工作中的亮语、体会和论文,通过整理编辑,推荐到企业、网络、刊物上刊出。
4、结束语
班组安全培训工作是一项长期、动态的工作。提高班组安全培训的效率,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企业要不断完善和改进培训管理考核制度,细化培训工作流程,逐步形成培训管理工作的常态化和规范化。
(1)重视培训计划的制订和培训内容的质量,不能流于形式,敷衍了事。
(2)对培训考核目标、条款进一步细化,达到与职工个人发展目标的有机结合。
(3)逐步丰富培训形式,缺什么、补什么,学什么,考什么,让职工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在知识经济时代,不培训可能要付出的代价远比培训要付出的代价大得多。所以,培训是一种多赢,企业发展了,个人提升了,社会也发展了。企业应该把职工培训看成是一种自我需要,而不仅仅是一种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