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HSE管理体系在基层站队的推广和应用
发表时间:2019-05-15
中国石化相关人员通过对大量事故的调查和分析,发现事故预防的根源在基层站队,因此在基层站队大力推广和实施HSE管理体系,可以从根本上防止事故的发生或将事故的损失降低到最小。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一谈HSE管理体系在管道储运公司基层站队的推广和应用。
1、转变思想观念,强化全员HSE意识和技能培训
1.1组织领导干部进行意识培训
领导重视是开展HSE管理工作的前提,推广和实施HSE管理体系,离不开领导的支持,离不开人、财、物的支持,所以必须组织领导干部进行意识培训。
1.2选拔骨干集中进行培训
加强HSE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培训以及员工的HSE意识和基本知识培训,成立精干的宣传培训小组,以点带面,才能全面带动开展HSE培训推广工作。
1.3建立培训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培训、考核、持证上岗制度。定期对员工进行HSE技术和要害岗位的专业强化培训,使每一位员工都清楚本岗位的HSE技术要求。推广培训工作应贯穿于整个HSE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运行始终。
2、认真开展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做到全员参与
2.1成立风险评价小组,认真开展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价工作
风险评价是所有HSE要素的基础。基层站队应建立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价流程,成立由工艺、设备、电气、仪表、HSE管理人员和生产骨干组成的风险评价小组。
评价小组应首先着眼于防范,依据专业经验、评价标准和准则,不间断地组织识别作业活动和设备的危害因素和隐患,进行科学的风险评价。其次,评价小组围绕HSE方针、目标和指标以及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价结果,结合在日常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制定隐患治理方案并落实整改,按不同的隐患等级实行分级管理,分别建档,做到全面统筹、限期整改、定期检查。对某些暂时不具备整改条件的项目,按照体系的要求,制定风险控制和应急措施,确保其处于有效的控制之中。
2.2坚持全员参与的原则
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价的最终目标是杜绝一切事故的发生,要实现这个目标,全员参与是关键。因此,培训推广小组要经常深入班组,采用多种培训方式,让所有的员工掌握风险评价的基础知识、方法和方法的选择以及如何确认危害的根源和性质;发动全员参与本岗位的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认真分析本岗位的作业活动、设备设施、工作环境存在的不符合项,使员工明确本岗位的职责;清楚工作区域和作业活动中实际和潜在的危害、风险和环境影响,以及危害的程度,明确要采取的风险控制和防范措施;清楚工作区域和作业活动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和应急措施;作业前,让员工亲自参与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不仅体现了体系的管理思想,而且可以强化和提高员工的HSE素质。
2.3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风险评价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只有这样,评价结果才有可操作性,才能为制定运行控制文件、管理方案、应急预案和作业指导书提供科学依据。
2.4选择正确的识别方法
正确的识别方法是能否识别出危害、风险和环境影响的关键。在选择识别方法时,应考虑以下因素:活动或操作性质;工艺过程或系统的发展阶段;危害分析的目的;所分析的系统和危害的复杂程度及规模;潜在风险度大小;人力资源及其他资源;信息资料及数据的有效性,是否符合法规的要求,等等。
3、统一规范基础管理,是开展HSE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措施
3.1建立危害识别登记制度
对危害识别工作应进行动态管理。在体系建立和运行初期,基层站队开展的危害识别工作不规范,主要表现在系统性不强,分析内容不全面、偏差大,分析人员的主观性大,连续性不强,因此,必须建立危害识别登记制度,以充实和完善今后的危害识别工作。
3.2制定风险控制措施,是隐患治理工作的基础
风险控制措施是HSE管理体系建立并有效运行的核心基础。实施HSE管理体系,可以及时确定、评价、更新危险源及环境因素,制定风险控制措施,确定隐患治理方案,促进隐患治理工作的贯彻落实。
4、强化作业风险管理和应急管理
4.1强化作业过程中的风险管理
(1)针对危险性大、易出事故的作业如动火、进设备、高处作业等,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作业前必须进行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即由站队长组织HSE管理人员及生产技术骨干共同研究,把作业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或与作业过程有关的影响HSE的因素及隐患列出来,然后针对这些影响因素及其风险程度和范围,制定风险控制措施。作业前,作业人员对照方案进行现场落实,确认签字后方可作业。
(2)对与直接作业环节有关的HSE管理制度、作业文件,从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出发,进行充实和完善。尤其是对动火作业、进设备作业等危险性较大的作业,加强作业前准备、作业过程控制和作业结束检查等各个环节的管理,进行作业活动检查和运行控制符合性检查分析,以强化直接作业环节的监督检查。
4.2建立应急管理制度
建立应急管理制度,对所有生产设备设施、要害部位、重大危险作业以及可能引起火灾、爆炸、大面积泄漏、环境污染的场所、设施及运行系统,制定应急预案,明确相关人员在应急处理中的职责,规定演练和组织方式,以提高员工反事故应急处理能力。
5、风险评价与日常管理工作相结合
(1)在制定站队年度HSE计划、隐患治理、员工培训、安全教育等工作时,应以风险评价的结果为基本依据,制定相应的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
(2)充分利用班组安全活动,组织员工开展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工作。
(3)增强事前预防的HSE管理理念,提高员工的风险意识。在不同的作业场所,都要设置有相应的HSE警示标志和标语,有效地引导和提示员工的行为。
(4)站队HSE管理人员负责组织自查自改活动,对查出的隐患要整改、分析、查找根源,并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
(5)站队应对设备的危害性、作业场所的危害因素、工艺操作过程、作业环节的危险性进行分析,提出并组织实施针对性的预防控制措施。
6、建立HSE程序化管理模式
6.1建立分级管理制度
建立分级管理制度,在资料和文件控制程序中规定哪些是处级控制的,哪些是基层站队控制的,在相应的层次中建立基层站队的受控文件清单,接收、发放文件记录等。
6.2编制可操作性强的应急预案、作业指导书基层站队在组织业务骨干编写应急预案和作业指导书时,应注重发挥全员参与的积极性,力求做到“写我所做,做我所写”。使应急预案和作业指导书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并组织审核、实施操作,进行持续改进。
6.3建立受控文件清单
基层站队要建立适合本单位的受控文件清单,受控文件至少包括基层单位的年度HSE目标、员工的职责、风险因素清单、适用于本单位的程序文件、作业文件、上级下发的有关HSE管理方面的文件,以及法律法规及其符合性评审报告。然后,根据不同层次和岗位的职责和作用的不同按照适用于自己岗位的体系文件去实施,在实施过程中,可能会增加或减少一部分程序或作业文件,并且在体系运行的过程中应有动态修改的过程和结果的记录,只有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和完善体系,才能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
7、规范HSE考核制度
从强化“事先预防”的原则出发,开展HSE管理评比奖励活动,制定HSE考核办法,由结果考核为过程考核,即由考核HSE结果分解为考核HSE管理工作的各个过程,实行风险共担,使每项HSE工作都能落到实处。
作者:陈 勇 乔永华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