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方在BT模式中的风险评估与造价控制
发表时间:2017-07-08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健全,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方式逐步向市场化经营管理转变,BT模式得以在基础建设项目中运用。作为建筑企业,深入了解BT模式尤为必要,本文旨在通过对BT模式风险评估及造价控制的分析,探究施工企业如何在BT模式中获得利润最大化。
近年来,“建设—移交”(Build-Transfer,简称BT)融资模式以其强大的融资建设功能引起广泛关注,并在一些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中成功运用。例如北京的地铁奥运支线、上海的中环线等。BT项目建设范围逐步扩展到城市轻轨、污水处理、大型广场、草地等非经营性的基础设施项目。BT模式引入市政交通工程领域,实现投资多元化、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不但有效地减缓了政府财政压力,而且由于其机制新、管理活,权责明确,比传统的政府单独投资建设模式更为高效。作为投资者,最为关注的就是如何通过造价控制使利益最大化。
1、BT模式的发展综述
BT(Build-Transfer)即建设-移交,是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中采用的一种投资建设模式,系指根据项目发起人与投资者签订合同,由投资者负责项目的融资、建设,并在规定时限内将竣工后的项目移交项目发起人,项目发起人根据事先签订的回购协议分期向投资者支付项目总投资及确定的回报。
总体来看,BT模式具有如下特点:首先,BT模式仅适用于政府基础设施非经营性项目建设;第二,政府利用的资金是通过投资方融资的非政府资金,既可以是银行的、也可以是其他金融机构或私有的,可以是外资的、也可以是国内的;第三,BT模式仅是一种新的投资融资模式,BT模式的重点是“建设”(B)阶段;第四,投资方在移交时不存在投资方在建成后进行经营,获取经营收入;最后,政府要按比例分期向投资方支付合同的约定总价。
2004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国发[2004]年20号),明确规定“放宽社会资本的投资领域,允许社会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入的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及其他行业和领域”,“各级政府要创造条件,利用特许权经营、投资补助等多种形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社会资本参与有合理回报和一定投资回收能力的公益事业和公共基础设施的2建设”。此政策背景可谓是BT模式获得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随着政府体制改革的深入,BT作为政府投资新的融资渠道,涵盖基础设施、公用事业,涉及公路、铁路、水利、房建等各专业各系统。
⒉BT融资建设过程中风险评估
在确定一个项目之前,施工方一定要仔细审视自己所处的宏观条件,不要觉得大环境与工程建设毫无瓜葛,而草草了事,须知大环境主导投资回报。那么,我们应该注意哪些方面的风险呢?
⑴货币利率波动风险
货币利率波动是经常的、动态的,特别是在地区或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期间,波动幅度非常大,对项目的建设成本影响较大,直接关系到项目盈利水平的高低。BT模式下,在项目建设期间出现利率波动是正常的事。在融资过程中,无论BT项目投资者采用浮动利率或是约定固定利率,都容易发生因利率波动而导致融资成本增加的风险。所以,施工方应及时掌握相关货币利率信息。
⑵通货膨胀风险
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冲击是显而易见的。例如,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中,一些国家的货币贬值非常大,导致这些国家的经济持续低迷,对整个世界的经济都形成了较大冲击。在BT模式下运作项目,如果国家(地区)及世界范围内发生通货膨胀,直接关系到投资者资金和盈利的实际购买力,从而导致项目回购时政府所支付货币的实际购买力远远低于投入时的购买力。可见,对通货膨胀的预见是十分必要的。
⑶政府兑现优惠承诺风险
政府为鼓励投资者以BT方式投资建设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必然要以一定的优惠条件吸引投资者投资,这些优惠承诺包括财政税收、用地、拆迁补偿、原材料和设施设备采购、合理盈利水平、回购担保等方面,其优惠条件的大小取决于政府对项目的支持度,如属于政府急需建设的项目,其支持度必然要高,反之则低。但是,政府的支持度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动态的。如果政府支持度出现重大调整,致使特许协议签署时的承诺条件出现不能预料的变化,无疑会给投资者造成巨大风险。
⑷政府回购能力风险
BT项目建设需要以政府财政资源作为基础。虽然政府都有一定财力作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保障,但由于区位条件不同,各地财力相差较大,加之政府财政资源投向多元化、投建项目较多,如果政府负债过多或回购资金量准备不足,必然对项目回购造成风险。经济较发达地区, 政府财税资源相对充足, 项目回购风险小; 经济欠发达地区, 政府财政资源相对不足,项目回购风险大。因而, BT项目的投资者应权衡地区性风险。
⑸ 公共政策和法律法规重大调整风险
政府公共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变化, 必将影响经济发展的走向, 尤其是国家政策和法律法规与局部地区的政策、法规发生冲突的情况下,其影响更加明显。在BT模式下,由于项目的资金投入量非常大, 建设周期也比较长, 即使局部地区的政策和法规未作调整, 但国家大环境的政策和法律法规做出调整是完全有可能的。根据下位法与上位法的冲突解决规则, 国家政策与法律法规的调整将导致地方政府对BT项目投资者的承诺发生变化,从而增加投资者投资利益的不确定性。
⒊BT模式造价控制要点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健全和招投标体制的深化,工程项目被推向市场作为产业来经营,BT模式的出现, 给施工企业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施工企业通过投标承揽市政工程, 要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关键在于企业为社会提供高质量、 短工期、 低造价的工程项目。 在总体把握了投建风险前提下,投资方只有在建设期各阶段进行有效的造价控制,才能获取利润。有鉴于此,建设期各阶段的造价控制是BT项目投资成败的关键。以下结合工程实际,就BT模式投资人的造价控制要点作进一步探讨。
[1]合理细分标段
大型项目的建设施工一般需要合理划分为若干个标段, 适当的分标有助于形成施工的竞争态势,竞争是造价控制的杠杆。
标段划分的原则:
1.法律法规:不得通过细分标段、化整为零的方式规避招标
2.工程承包管理模式:总承包合同与多个平行承包合同对标段划分的影响
3.招标人的工程管理力量:项目管理机构较精简或管理力量不足,不宜划分过多标段
4.竞争格局:与招标人期望引进的承包人的规模和资质等级有关
5.技术层面:
( 1)工程技术关联性:按照工艺流程和技术划分标段
( 2)工程计量的关联性
( 3)工作界面的关联性:施工区域、分界线的场地范围
6.工期与规模
[2] 合理降低中标
在招投标过程中,降低中标率,通过竞争降低造价。但要适度,不能造成恶性竞争, 规避不合理报价,确保项目质量。
[3]招标管理
建设单位要充分利用招投标这一有效竞争手段进行工程造价控制, 招标文件编制的规范、严谨就显得尤其重要。目前深圳市按照与国际接轨的需要,要求公开招标工程要参照FIDIC合同条款编制招标文件,其中包括:投标人须知、合同条件的通用条件和专用条件、技术规范、 投标书、 工程量清单、 资格审查资料格式、 图纸资料等。 招标文件要明确工程地址、 现场条件、 状况、 工程概要、 工程招标范围、 工程承包方式、 计价依据、 工程预付款进度款支付及结算方式、 工期质量要求、 技术要求、 评标细则、 截标、 开标、 评标时间、 投标报价要求、 合同价的确定方式、 投标书的符合性要求、 主要合同条款、 施工图纸及图纸会审答疑内容、工程量清单等实质性的内容, 另外还要明确投标人统一计价口径、 统一计量依据,以标价合理等综合条件选择合适的施工单位, 签定严密的施工承包合同, 从而提高招标工作质量。
[4]根据招标项目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报价
遇到如下情况报价可高一些: 施工条件差的工程; 专业要求高的技术密集型工程, 而本公司在这方面又有专长, 声望也较高; 总价低的小工程, 以及自己不愿做、 又不方便不投标的工程; 特殊的工程, 如港口码头、 地下开挖工程等; 工期要求紧的工程; 投标对手少的工程;支付条件不理想的工程。遇到如下情况报价可低一些:施工条件好、工作简单的工程;本公司急于打入某一市场、 某一地区; 附近有可利用的现有工程的设备、 劳务, 或有条件短期内突击完成的工程;投标对手多,竞争激烈的工程。
[5]可供选择的项目的报价
有些分项工程, 业主可能要求按某一方案报价, 而后再提供几种可供选择方案的比较报价。 对于将来有可能被选择的方案应适当提高其报价; 对于当地难以供货的方案, 可将价格有意抬高些,以阻挠业主选用。但“ 可供选择项目”,只有业主才有权进行选择,因此,适当提高可供选择项目的报价, 并不意味着肯定可取得较好利润, 只是提供了一种可能, 一旦选用,即可取得额外加价的利益。
总之, BT项目投资方如何进行工程造价并取得最大利润, 是一项专业性、 技术性很强的工作, 应按时间先后顺序, 严格、 合理的控制好各阶段的工程造价, 才能获得相对理想的投
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