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企业安全生产的文化环境
发表时间:2018-01-10
摘要:阐述了企业安全生产文化的基本含义及涵盖范围,并对营造企业安全生产文化环境中安全、生产、文化的相关关系,表现形式,相互作用和影响,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
安全生产文化,作为社会物质产品生产过程的文化形态,是经济活动四环节(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生产环节中生产秩序的表达形式。企业安全生产文化,既是社会安全文化的基本组成部分,又是企业文化的重要内容。本文从讨论企业生产和安全生产关系人手,探讨安全生产文化建设的条件和因素。
1、安全生产文化与安全生产及生产的关系
安全生产与生产,就其自身而言,是条件与过程的关系。正所谓不安全不生产,要生产必须安全。无论对社会经济还是生产企业,生产作为一个无限循环的过程,包括产品自身使用价值的安全性,必须在相对安全的条件下进行这种条件与过程的关系,是个矛盾的统一体。这是因为生产本身,就是一个不断产生不安全因素的过程,这是矛盾的。但是,生产又是为了保证一定条件下的安全,不对社会和生产要素或生产者自身产生损害,这又是统一的。就其社会经济意义而言,是目的与途径的关系。
生产目的,是为社会提供产品需要,为企业创造效益;安全生产是保证生产顺利进行的重要途径,只有安全生产才能有效保证生产不断循环。
安全生产与生产之间的这种关系,反映了生产秩序的内在标准。这种关系的存在,虽是社会经济的基本特性,而这种关系的协调、平衡,则是要依靠一种社会因素——文化条件来完成。因此,在这个意义上,企业安全生产文化就是协调、平衡生产与安全关系的社会文化条件。生产与安全及安全生产文化关系见图1。
图 l 生产与安全及安全生产文化关系图
2、安全生产文化的因素
图l表述的是生产、安全生产与安全生产文化及诸因素的示意关系,下面在解释关系图的基础上,讨论安全生产文化的内容。
从图I中可以看出,生产对于安全和安全生产文化,处于中心位置,生产是安全和安全生产文化的目的。而生产本身,对于生产企业,则属于管理行为的主要对象;安全生产是一条线,也可以理解为是一个“度”,生产一旦超越安全生产线,则是不安全生产,必然直接对安全生产文化环境和主体文化造成损害,从而打乱生产秩序,破坏生产环境;而生产保持在安全生产线范围之内,则属安全生产,生产秩序正常,生产则得以顺利进行。
图1中,安全生产文化既受到政治、经济、技术和社会四个方面环境因素的影响,又被管理体制(包括运作机制)、技术条件、生产经营模式、企业生长阶段和市场竞争与创新能力五大主体因素所制约。主体因素是基本要素,环境因素是影响因素,二者共同作用,互相影响,决定安全生产文化的基本面貌。
2.1安全生产文化环境各因素的功能政治方面,主要指国家和地方政府有关生产安全确立的法律和管理体制,政治因素主导着企业安全生产文化的方向和基本格局。
经济方面,指社会经济及生产企业所处区域的发展水平,包括社会经济能力、市场发育和开放程度。经济因素影响企业安全生产文化形态和方式。技术方面,指社会及区域、行业总体技术水平.对企业安全生产文化的内涵,起主导作用。社会方面.主要是社会保障体制的完善程度,社会稳定状况.社会历史和社会文化在处理生产与安全生产关系的方式、方法。社会因素使企业安全生产文化的形成具有强烈的区域特色。
环境因素对生产、安全生产与安全生产文化的作用.在关系图中的表达,就是政治因素越健全完善。经济发展水平越高,技术水平越先进,社会条件越好,越有利于安全生产文化的强化和提高,安全生产文化也就越充实,那么生产和安全生产线都会同步向外扩张,生产扩大,安全生产程度好。相反,安全生产线不可能为生产提供更大的空间,甚至生产空间会萎缩,生产必然放破坏。
2.2安全生产文化主体各因素的功能
企业安全生产文化在因索构成上是一个整体,安全生产文化属企业文化范畴,若将企业安全生产文化滤析出来,也不能脱离企业文化的基本构造。管理体制,包括组织机构、领导体制以及管理制度和运作机制。安全生产是企业管理中的主要内容,安全生产文化表达的内容和方式体现了安全生产在企业管理体制中的地位、作用和特征,对企业安全生产文化有着决定性的意义。
技术条件.有物化的设备、设施、产品条件,又涵盖操作技术与管理技术。企业技术条件,对企业文化和企业安全生产文化处于主导性地位,决定着企业安全生产文化的基本方法和基本趋向。
生产经营模式一般按企业或行业区分。采掘业不同于机器制造业。采掘业又分为煤炭、石油、金属等行业。生产经营组织方式对企业安全生产文化主要体现在行业特色,行业文化共性与企业自身文化个性,往往为资源、生产要素、自然环境所主导,确定着企业文化和安全生产文化个性特征。生产经营模式具有强于其他因素的封闭性,是安全生产文化中最具文化积累和历史沉淀的因素。
企业生长周期.就某个企业而言,处于不同成长阶段,不仅企业的生存、发展方式有着巨大差异。企业文化表达特征也是不完全一致,主要是安全生产文化影响强度的变化。髓企业成长而加强.髓企业衰退而减弱。
参与市场竞争与创新方式,一般情况,市场和创新对安全生产文化有导向作用。主动参与市场,主动创新方式,则安全生产文化相对就强;反之,安全生产文化相对就弱。这是因为.主动方式是基于对社会信息取得与掌握相对全面,企业自身具有更为开放特征,适应企业生产和安全生产环境因素能力强,信息沟通更为畅通,文化表达十分明确而强烈处于被动参与市场的方式或创新能力弱,企业相对封闭,社会信息取得和掌握十分局限,必然导致适应能力下降。文化表达比较呆板、保守。
以上九因素是构成企业文化及企业安全生产文化的要素.安全生产文化表达形式和方法更侧重于安全生产的内容。作为一种文化形态,有形的表达形式容易被认识、理解和把握,而不能以物质载体表达的无形文化形态.往往容易被忽视,但正是这种无形的文化形式,比有形的文化表达更能产生文化力量,对企业安全生产产生重要作用。
3、安全生产文化建设应注意的问题
强化企业文化对安全生产的表达,是安全生产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这种强化的途径,就是通过安全生产文化九因素来实现。其强化的方法,表现在强制推行,调整制约,引导启发和教育影响的四个方面,其手段包括法律、行政、经济和辅助(宣传、教育等),无论方法或手段,相互配套综合运用,才能建立起适应的、完善的企业安全生产文化体系。而强制推行,调整制约,引导启发和教育影响的四个方面,又可视为安全生产文化建设的四个环节,又要环环相扣,不可偏废。忽视了某一环节,必然造成脱节,损害安全生产和与之形成的文化环境。
我国已经建立起新的社会安全生产管理体制,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安全生产文化条件。这种文化条件具有继承性、发展性,新的安全生产文化建设,应更有利企业生产和安全生产的要求。在企业安全生产文化建设中,应重点解决存在的一些企业安全生产文化功能弱化的问题。
一是企业在强化市场主体地位的过程中,增强了经济功能,但弱化了社会责任功能,安全生产状况的改变同社会文明进步程度不同步。这在一些传统产业企业中表现尤为突出。表现在安全责任、安全宣传教育影响力减弱,对生产性人身伤害关爱程度相对降低等。企业安全生产文化建设,要从社会、政治、经济等因素采取措施,弥补安全生产和安全生产文化建设存在的缺损和不足。近几年,国家新建立的安全生产管理体制,对包括煤炭等传统产业领域进行技术方面的更新改造等,特别是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的颁布与实施,将对社会安全生产文化建设产生深远的意义。
二是企业内部人员地位的严重失衡问题,使处于生产线上的基层操作人群,难以在主动意义上参与安全生产文化建设;而处于高层管理地位的群体,在个体自身安全损害威胁被降低后,往往忽视与淡化企业安全生产文化建设,被动地接受环境对安全生产文化的压力,以及需要直接实施安全保护的人群对安全生产文化的强烈要求。改变安全生产文化建设相对被动地位,增强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安全生产文化建设意识,则是当务之急。作为企业各级管理者,必须明确认识.动员、组织企业全员特别是直接生产群体参与,是安全生产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
三是政治思想教育功能的削弱,导致社会和企业自身在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和是非标准的紊乱,使得安全生产文化也遭受冲击。安全生产上也弄虚作假,而且从企业内外部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容忍和适就,使安全生产文化功能显得十分软弱、无奈。诸如对事故的臆瞒、匿报,也包括奖励、惩戒上的虚假和伪造。从单纯的文化意义上,这无疑是安全生产文化的恶性肿瘤。这既是企业安全生产文化建设问题,又是一个社会性问题,应当综合治理。这些问题的解决,将使社会安全生产文化和企业安全生产文化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安全生产文化功能将得到更为有效的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