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安全管理架构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发表时间:2017-10-30
摘要:为适应生产建设的发展,韶钢推行了“精简机构、压缩人员、降低成本”等一系列生产经营策略,针对这些经营策略给安全管理工作带来的影响,韶钢及时调整安全管理模式,采取了行之有效的措施,提升了安全管理水平)本文就韶钢优化安全管理架构,采取宏观和微观管理相结合的方法开展安全管理工作,实现“减员增效”目标进行阐述,为企业安全管理工作改革提供参考,为企业安全管理工作改革提供参考.
广东省韶关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是广东省最大的钢铁基地,国家二级企业,中国500家最大工业企业之一,国家一级计量单位,国家重点扶持的512家企业之一,广东省组建大企业集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国有资产授权经营企业之一.
韶钢1995年钢产量突破80万T,1999年钢材产量双双突破150万T,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也有了较大的提高,实现了代表冶金行业先进水平的全连铸,彻底淘汰了二火成材的落后装备,拥有了象小型连轧、Consteel大电炉等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生产线;产品的品种、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主要产品的技术经济指标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2000-2003年是韶钢进行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的发展关键时期,公司集中大量的财力、人力、物力在短时期内进行韶钢发展史上从来没有过的大规模技术改造.2001年要达到200万t钢的生产规模,2003年要达到250万t的生产规模,2005年要达到年产300万t的生产规模.
安全管理是保证企业顺利动作的重要环节,1986年,韶钢设立了安全环保处,设置了安全科,配备了专职安全管理干部,对二级单位实行统一的安全管理、监督、检查、协调、服务)韶钢成立了由厂长(总经理)任主任委员,主管生产、设备、行政的副厂长(副总经理)、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安全环保处处长任副主任委员,有关职能(专业)管理部门的主要领导任委员的安全生产委员会;各二级单位也相继成立了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并设置了安全环保科(办),配备了专职安全管理干部.但自1996年以来,为适应企业经济体制改革和生产建设发展的需要,公司推行了“精减机构、压缩人员、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等一系列生产经营策略.在“精简机构、压缩人员”的过程中,企业的部分职能(专业)管理部门被撤并,专业(职能)管理人员也被逐年减少.至2000年底止,公司属下9个单位原来设置的安全环保科已有8个被撤并;安全专业(职能)管理人员也从112人减少到56人(含专、兼职),5年中安全专业(职能)管理人员裁减了52%左右.尽管如此,公司还是从企业的实际需要出发,最终保留了安全环保这个专业(职能)管理部门,并且充分肯定了安全环保这个专业(职能)管理部门在企业管理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但由此韶钢的安全管理将面临新的形势、新的挑战.安全工作如何适应公司化的管理是摆在我们安全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1、优化安全管理架构
从韶钢今后发展来看,需将安全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和深化,以适应企业现代化管理发展的需要.由于企业进一步精简机构、压缩人员,安全环保部门的安全管理人员也将越来越少,但是安全环保部门的职能不能削弱,否则安全工作的可控程度将受到挑战1针对这个问题,韶钢按照具体情况将安全工作的职能分配进行调整,对一些单位实行“重监督、轻管理”,对一些单位实行“管理、监督一齐抓”的方式1这样既能充分发挥公司安全部门的监督、协调和指导的作用,又能将安全工作的重心下移,充分发挥一些单位的自主管理作用;既能保证对主要生产单位实行全面监控,又能够使安全部门发挥最大的效能1韶钢首先对安全管理架构进行了调整,调整了公司安全部门有限力量的主导位置;公司安全部门对主要生产单位实行微观管理,对公司所属的其他子公司实行宏观管理,从而实现微观和宏观管理相结合的安全管理新架构(见图1)。
(1)第1层:决策与执行层.安全管理的重大决策的制订与执行,重大安全系列活动的策划与组织,探讨公司内的安全管理模式,解决各单位安全工作中存在的重大问题或矛盾等,保持安全管理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推广现代安全管理经验,突出“点”的重大作用,形成安全工作的绝对权威。
图1优化后的安全管理架构
(2)第2层:宏观管理层.对宏观管理层实行目标管理、数理统计分析、事故树分析、因素分析等方法,使各级领导在安全生产管理中,有目的、有重点地制定防范措施1原则上不对安全管理过程进行控制,充分发挥安全环保部的监督和指导作用,年终对各单位组织安全评价,总结经验。
(3)第3层:微观管理层1对微观管理层除实行目标分解、数据综合分析外,安全环保部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安全综合检查与教育、安全巡回检查,有重点的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教育,在过程控制中发现问题立即整改落实.督促、协调、处理各单位在安全生产管理中存在的各项问题,提出防范措施。
2、改进安全管理措施
(1)制度:为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经济体制改革和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的需要,公司安全职能部门着手对原有的安全管理制度进行修改、补充和完善.尤其《安全生产奖惩制度》,根据公司化管理模式,几经修改,形成了切合安全管理实际的操作性强、管理严的制度。到2000年末,韶钢现行的安全管理制度共有20个.
(2)检查:在产量不断增加、人员逐渐减少的情况下,为了确保企业的安全监督管理工作能够适应生产满负荷、快节奏的需要,公司安全职能管理部门及时调整了安全监督检查工作的思路和方式,改变了过去那种定时、定人、定内容并事先通知被查单位的旧框框0一是采用“随机应变”的方式,每次侧重一个专题的“突击性、跟踪性、监督性、指导性”的安全检查;二是采取“交叉进行”的互查方式,即每年组织911次由主要生产单位指派一名安全员参加的分铁前、钢后两个系统交叉进行的安全检查。采用这些安全检查的方式,不仅加大了安全检查、考核的力度,而且也较好地解决了人员不足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不仅使我们的安全工作真正做到了有的放矢、常抓不懈,还克服了原来那种“来了检查忙一阵”的习惯性管理违章,而且还达到了单位之间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的目的,有利于促进企业整体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
(3)教育:为适应企业改革的需要,适应公司化管理的要求,安全教育职能进行了较大的调整0日常的安全培训教育是各单位安全教育的重点,公司安全职能部门则实行监督的职能;安全环保部负责国家法律、法规规定需持证人员的安全培训教育,如特殊工种的培训、考核和发证等;负责安全政策、法规的咨询服务;有重点的组织安全巡回教育等。
(4)奖惩:严格按照奖罚分明的原则。重奖重罚、典型的奖励和典型的处罚成为从上至下管理的主旋律;严格按照“三不放过”的原则对事故的责任者进行通报批评、纪律处分等是贯彻国家法律、法规,实行企业规章制度的高度体现.
3优化实施后的效果
韶钢全面评估安全管理的同时,优化了安全管理架构。1998年后,由于企业的改革造成岗位人员(包括安全管理人员)大幅减少的情况下,韶钢的安全管理工作仍处于一个连续、稳定、可控和发展的状态中.1994年至1997年4年间,年均千人死亡率为0.04(考核指标为0.09),千人重伤率为)0.144(考核指标为0.3),千人负伤率为2.5(考核指标为5);1998年至2001年4年间,年均千人死亡率为0.04,千人重伤率为0.118,千人负伤率为2.24.1999年、2001年实现了工亡事故为零的目标,2000年度刷新了重伤事故间隔时间最长的历史记录(1999年9月25日至2000年10月19日间隔395d,1988年11月26日至1989年5月15日间隔201d),2000年更创出了千人负伤率的历史新低(为1.39).从数据表明,原工厂式的安全管理已平稳过渡到公司化管理,为企业经济体制改革和生产建设保驾护航. (广东省韶钢集团有限公司, 徐维臣, 邓伟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