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安全生产越来越成为社会发展的主题。工业企业只有调整科学发展思路,把安全管理的重点转移到建立事故预防体系上,才能有效防范和减少事故,实现安全生产。为从根本上解决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中存在的职责不清、标准不明、角色互换、“运动式”排查等问题,在总结各地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国家提出了安全生产领域深化改革的目标和任务,其中就包括在全国范围建立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形成以超前预防为主要特征的隐患排查治理长效工作机制。
水泥是我国重要的基础生产材料之一,水泥行业企业数量众多、从业人数众多,在我国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选择水泥企业为试点对象,通过分析水泥企业隐患排查治理现状,开展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基本方法和途径,对水泥企业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和实践,从而促进我国水泥行业的安全、健康发展。
一、研究目的与内容
通过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细化完善水泥企业隐患查报标准,制定绩效评估办法,对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进行绩效评估,做到班组、车间、企业自主排查治理隐患,实现“会查、会改、会报,真查、真改、真报”,实现企业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和长效化。重点开展三个方面的研究。
(一)水泥企业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现状与问题研究。调研当前水泥企业的安全生产现状,掌握近年来我国水泥企业事故情况,分析水泥企业存在的事故隐患及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现状,把握我国水泥企业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水泥企业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研究。结合水泥企业安全生产现状及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水泥企业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架构。
(三)水泥企业建立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研究。研究水泥企业隐患排查组织制度及配套的各项规章制度、考核办法和奖惩措施,研究水泥企业如何将事故排查治理工作有效置于管理制度的框架内,强化以制度促治理,以制度促规范,使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成为企业安全管理的常态性和制度性的工作,建立形成常态化的事故隐患排查工作机制。
二、水泥企业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现状
(―)水泥企业事故情况分析
从事故人手,对事故案例进行分析,研究水泥企业生产和管理过程中设备工艺、操作过程、管理因素等事故隐患可能寄生的环节,对水泥企业开展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起到具体的指导作用。课题搜集了五年来水泥企业发生的63起安全事故(见表1)。
表163起水泥企业事故分类统计表
根据事故情况分析,水泥企业生产安全事故具有一定的特点和规律,一是事故类型较为集中,清库作业、建筑物倒塌、喷窑、收尘器内作业发生的事故占到事故总数的70%以上;二是行业特征较为明显,事故多为水泥窑及水泥厂内特有设备及作业环境发生的事故;三是事故多集中在检修、维修作业过程中,正常生产过程事故相对较少。四是传统工艺设备(如立窑)存在的事故隐患并未减少,而设备大型化、工艺复杂化等新产生的事故隐患逐渐增多。
(二)水泥企业事故隐患情况分析
国家安全生产监管总局发布的《工贸行业事故隐患排查上报通用标准》(试行)将事故隐患分为现场管理类和基础管理类。从生产工艺及生产现场角度,对水泥企业现场管理类事故隐患进行分析,列出了水泥企业生产现场管理环节常见的事故隐患位置(见表2)。
(三)水泥企业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现状
我国水泥企业基本建立了安全生产相关制度,大型企业管理制度相对完善,中小企业制度不完整,条款叙述不规范,内容不详细,缺少制作目的、适用范围以及依据的法律、法规、标准等内容。企业事故隐患排查相关制度大多以安全生产检查制度的形式表现,相对不成体系,未能明确具体的组织机构,缺乏相应的教育培训、档案管理以及闭环管理的要求,多数企业没有建立绩效考核和评价制度,缺乏隐患排查职责在车间、班组等基层环节中落实的相关内容。
表2现场管理类事故隐患识别与分析表
隐患位置 | 事故类别 | 危险因素 | 易引发事故类型 | 造成事故 | 结果 |
破碎机 | 机械伤害 | 机械能(直线、往复运动部件:)夹击、碰撞、剪切、卷人、绞、碾、割、刺 | 违章作业 | 设备损坏 生产停止 人员伤亡 | 财产损失、 人员伤亡、 生产停止 |
预均化堆场、联合 储库 | 误作业 | ||||
皮带输送机 | 接触设备运动部件 | ||||
螺旋输送机 | 跨越输送设备 | ||||
联合储库抓斗煤磨车间电葫芦 | 起重伤害 | 挤物体压打、坠击落和、触电 | 起重作业(检修、运行) | 吊具、吊重坠落伤人,人员被挤压 | 人员伤亡 |
窑头罩、笛冷机、窑 体、窑尾预热器、增 湿塔、尾气管道、立 窑看火、立窑喷窑 | 灼烫 | 高温物体烫伤 | 人员接触设备、管道超温的表面无高温烫伤警示标志设备、管道外保温层损坏未及时发现高温烟气泄 露、操作不当 | 人员烫伤 | 人员烫伤 |
煤堆场 | 火灾 | 点火源(明火、电火花、撞击火花、静电火花、物质缓慢氧化放热) | 煤粉缓慢氧化 | 煤粉燃烧、 生产停止 | 财产损失、 人员伤亡、 生产停止 |
窑头、分解炉煤粉 计量仓 | 烟气温度过高 | 煤致粉爆燃炸烧、设、备可损能坏 | |||
煤磨、立磨燃油热 风炉 | 燃油泄露遇点火源 | 引起火灾、设备损 坏、可能导致人员 伤亡 | |||
窑尾、窑头框架、库 顶 | 高处坠落 | 高位能 | 防护措施不全或损坏、人员操作失误、室外天气影 响 | 检修、巡检人员坠 落 | 人员致残 致伤 |
煤磨、煤磨袋收尘 | 化学性爆炸 | 爆炸性混合粉尘 | 煤粉达到爆炸极限,并遇到点火源 | 发生爆炸 | 财产损失、 人员伤亡、 生产停止 |
窑尾电收尘 | CO爆炸性混合气体 | CO达到爆炸极限 | |||
空气压缩机及储气罐 | 物理性爆炸 | 高压气体 | 容器、管道缺陷、人员操作失误 | 设备爆裂 | 财产损失、生产停止 |
锅炉及管道 | 高温高压水蒸气 | 容器、管道缺陷、人员操作失误 | 设备爆裂、蒸气泄露 | 财产损失、 人员伤亡、 生产停止 | |
爆炸性混合物 | 人员操作失误 | 人员健康 | |||
立窑和新型干法的 计量检测仪表(核 子枰、7分析仪等)、立窑7射线料位计 | 放射性危害 | 辐射 | 人员接近放射源 | 人员健康 | 生物效应、 躯体效应、 遗传效应 |
组织机构和人员设置方面,企业大多未设置单独的隐患排查机构,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兼有隐患排查职能,企业一把手是安全生产第一负责人,由一名高管专职负责安全生产工作,但普遍存在着安全管理机构规模小、地位轻、监管权利受限制等问题。安全生产管理部作为企业的常设机构,是安全生产日常管理包括开展隐患排查工作的部门。部分企业还将安全生产管理和环保治理的机构合并,工作人员往往身兼两职。
隐患排查实施方面,大多数水泥企业隐患排查工作都是以安全生产检查的形式开展,由安全生产管理部门主导,在开展以安全生产检查为主要形式的隐患排查工作中,大多数企业没有建立健全、覆盖全面的隐患查报标准,部门企业主要以专家参与检查的形式为主。企业安全生产专家组成检查工作组,对各工序、流程、工艺环节开展安全生产检查,对企业安全生产材料、记录等进行翻看检查,凭借专家经验形成对检查过程的结论。部分企业,特别是在车间、班组层级的安全检查中,根据实操经验形成了检查表格,能够相对采用标准、固定的检查内容开展安全检查。值得一提的是,部分通过了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工作的企业,能够在开展安全生产检查过程中,将水泥企业标准化评定标准作为检查工具,开展安全生产检查。水泥行业企业还未能形成在内容上相对统一、规范的查报标准;在形式上缺乏频次相对固定、层级相对合理的隐患排查工作模式。
(四)水泥企业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水泥企业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工作体制机制还不够健全,相当部分水泥企业未能形成规范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体制,没有充分调动企业各级管理层及一线员工的全面参与,隐患排查只是以安全检查的形式成为安全管理人员的常规性工作。其次,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对企业要求较多,很多水泥企业难以满足要求,尚不具备充足的能力完成体系建设任务。而目前我国可以提供专业技术服务的安全评价机构、咨询机构及其他中介机构相对缺乏。这种现象导致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局限在部分条件较好的企业中,难以实现企业全覆盖。第三,当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要求企业要做到隐患自查自改?自报工作。企业在隐患自查自改工作中,基本能满足政府监管要求,但对于自报工作,存在着一定的抵触情绪。很多水泥企业也没有形成科学的隐患排查工作绩效考核办法以保证体系的有效运行。同时,行业日益涌现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缺乏相关安全标准和技术的支持,也产生了相当数量的新生隐患。
三、水泥企业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研究
水泥企业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是以在企业内建立常态化的自查自改自报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模式为目标,以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为基础,以实现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隐患排查治理为主线,以信息化应用为手段,以法规标准、政策激励约束措施、绩效考核、班组活动等为保障的隐患排查治理系统工程。体系建设的架构h主要应包括“四项基础”、“四项实施”和“四项保障”三个子体系,其中“四项基础”是基石,“四项实施”是核心,“四项保障”为依托。
(一)四项基础
1.岗位责任分解
企业开展隐患排查体系建设,必须做到“关口前移,重心下降”,抛弃“隐患排查整改都是安全管理部门的事”的错误观点,要对各部门、各班组、各岗位的责任予以明确,做到各司其责,避免工作职能交叉,避免出现管理漏洞。要逐级落实部门负责人、班组负责人和具体岗位从业人员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责任,按照“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要求,以及“一岗双责”的理念,履切实履行本部门、本岗位的隐患排查职责,开展本部门、本岗位隐患查报及整改工作。
2.制度建设
企业必须制定完备的隐患排查整改管理制度,使各部门、班组、岗位人员具有清晰的隐患排查工作依据。管理制度起草完之后,一定要经过相关部门和人员进行讨论、审查,才能最后定稿实施。
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方面,企业都必须做到安全培训到位、安全投人到位、应急救援到位、基础管理到位。要制定符合企业自身生产特点的事故隐患排查标准,加强生产现场安全管理和生产过程控制,完善预防控制措施,经常性开展隐患排查工作,落实整改治理措施;要建立健全事故隐患排查、登记、评估、报告、监控、治理、验收、资金保障等规章制度,完善相应的安全管理规定;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应当如实记录,并向从业人员通报。
3.机构设置
企业要做好事故隐患排查工作,必须由相应的管理机构进行落实。应由企业一把手担任总负责人,以安全生产委员会或领导班子为总决策管理机构,明确安全生产管理部门为办事机构,以基层安全管理人员为骨干,以全体员工为基础,结合“一岗双责”工作要求,形成从上至下的组织保证。形成从主要负责人到一线员工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网络,确定各个层级的隐患排查治理职责。
4.制定排查标准
建立隐患排查治理的标准是隐患排查治理体系重要基础保障。应根据各地区、各行业(领域)实际,制定隐患排查标准和重大隐患判定技术标准,明确各层级安全生产工作的具体标准和要求,使企业各部门、各班组知道“管什么、怎么管”,“做什么、怎么做”,实现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此外,要根据实际制定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绩效评估制度,科学评估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开展情况,促进隐患排查治理工作长效化。
(二)四项实施
1.隐患排查
企业应严格执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事故隐患排查制度,立足“现场、现物、现实”的三现原则开展好日常检查、专项检查和全面综合检查,及时发现工艺系统、基础设施、技术装备、监控设施、场所环境等各方面存在的危险状态及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缺陷,尤其是作业人员的不安全行为;建立班组、车间、工厂三级隐患排查工作机制,明确不同级别隐患排查频次要求和重点排查内容;建立事故隐患登记建档、统计分析和报告制度,如实记录、科学分析、定期保存、按时上报排查发现的事故隐患。
2.隐患治理
对排查中发现的一般性隐患,要立即采取措施予以整改;对重大隐患,要组织对隐患现状进行评估,制定治理方案,要按照人员、措施与要求、资金、时限和应急预案的“五落实”原则进行落实,及时排除隐患;对于确认的重大隐患,要严格执行汇报制度,应当立即报告政府有关部门,并报送隐患现状评估报告和治理方案。对于重大安全隐患,要严格按照“五落实”的原则,限期进行整改治理。隐患排除前或者排除过程中,应当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企业要强化生产过程安全监控,完善报警、通讯、定位、避险和人身防护系统,采取自动连锁、自动刹车、自动喷淋、自动屏蔽、自动消防等技术措施,加强对重大事故隐患的动态监测、监控。在隐患治理过程中,要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隐患排除前或者排除过程中无法保证安全的,要从危险区域内撤出作业人员,疏散可能危及的其他人员,设置警戒标志,暂时停产停业、停止建设施T或者停止使用相关装置、设备、设施;因生产技术、工艺、设计等原因暂时难以停产停业或停止使用相关装置、设备、设施的,要采取加强应急值守、增加监控检测频率、物理隔离隐患等手段,有效降低事故风险。
隐患整改需要相关部门和岗位全过程监督管理,除对整改结果进行“闭环”确认外,也要在整改工作实施期间进行监督,以发现和解决可能临时出现的问题,防止拖延。
3.隐患验收销账
在完成重大事故隐患治理后,应当组织本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或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专业机构对隐患整改情况进行现场验收,出具事故隐患治理验收评估意见;治理后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经有关机构审查同意后方可恢复经营。
4.信息化手段
建立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统,有助于实现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信息化、高效化、便捷化、台账化。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企业能够对自查隐患、上报隐患、整改隐患、接受监督指导等工作进行管理;各级安全管理部门统计分析企业隐患自查自报等信息,对企业履行隐患排查治理主体责任、重大事故隐患治理实施有效监管。
(三)四项保障
1.奖惩激励保障
应制定出台相应的激励政策措施,鼓励员工排查安全隐患。在企业内,要将隐患排查治理纳人车间、班组的安全绩效考核,对于发现隐患、积极整改的部门和班组,要予以表扬和奖励;对未定期排查隐患或未及时有效整改隐患的部门和人员,要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予以追究责任,制定隐患惩处问责制度,确保“责权利”落实到位。
2.人员培训保障
企业应将隐患排查的内容纳人各类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工作,并根据需要进行专项培训,还要确认培训的效果,以保证所有人员有意识、有能力地开展隐患排查。
3.安全投人保障
安全投人是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重要保障,要完善有利于企业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财务资金管理制度,强化企业设立隐患治理专项资金,实行专款专用。要建立切实有效的隐患排查治理投人机制,制定完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在政策和制度允许范围内,对企业安全技术创新、消除隐患改造、隐患监控监测、隐患排查治理精细化管理等方面给予资金支持。
4.班组活动保障
建立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要提高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全员参与度,建立隐患投诉举报制度,形成全员广泛参与和监督机制,就必须在班组范围开展隐患排查活动。在企业各班组内部,加强舆论宣传,利用黑板报、广播、宣传栏等传统媒体以及微博、微信、手机短信等新媒体,加大对重大事故隐患的曝光力度,引导企业全员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在企业内真正形成健康向上的安全文化氛围和价值观。
(四)水泥企业隐患排查查报标准
为使隐患排查工作在企业落地生根,必须制定科学合理的隐患排查分类标准,实现隐患排查过程的表单化。按照隐患排查职责分解要求,在体系建设过程中不仅局限于生产厂区,而是从生产到后勤、财务等各单位的全方位、全过程的隐患排查治理,实现隐患排查治理体系“横到边、纵到底”的全覆盖,并制定形成了具有水泥行业特点的隐患排查上报标准(见表3)。
表3各层级事故隐患排查周期
层级 | 班组 | 车间 | 公司 | 运营管理区 | 平台公司 | 集团公司 |
排查方式 | 日常检查 | 曰常检查、综合 检查、专项检查 | 节假日检查、专项检查、综合检查 | 节假日检查、专项检查、综合检查 | 节假日检查、专项检查、综合检查 | 季节检查、专项检查、综合检查、节假日检查 |
检查周期 | 每天 | 每周检查 | 每月综合检查 | 组织企业每月进 行互查 | 每半年综合检查 | 对下属期企业抽进查行不定 |
基层水泥企业在排查形式上可以按照工厂、车间、班组/岗位三个层级组织专项或日常隐患排查工作。排查具体标准上,在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印发的《工贸行业事故隐患排查上报通用标准(试行)》两大类别、23个二级项、89个三级项基础上,对隐患排查查报标准进行了细化,覆盖公司、部门、班组三个层级。
四、水泥企业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建设
为确保隐患排查治理体系持续稳定运行,形成长效工作机制,应强化以下六个方面的重点工作。
(一)构建完善的领导决策机制
领导决策机制是长效机制的首要内容,没有完善的领导决策机制,构建长效机制将是一句空话。
(二)构建有效的责任落实机制
一是责任主体明晰化。企业应正确认识到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中安全法规执行者、安全投人保障者、日常工作管理者、安全违法行为责任基本承担者和安全工作最大受益者“六位一体”的身份;二是责任内容应具体化,明确企业内各层级、部门的隐患排查整改责任和任务目标。
(三)构建良性的运行保障机制
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组织保障机制。生产经营单位应依法设立隐患排查工作机构或配备相应的人员,专职负责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二是投人保障机制。应制定加强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投入的有关制度,保证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所需要的投人;三是激励保障机制。制定科学、合理的考评指标体系及考评标准,定期对各级各部门、各企业落实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责任制的情况进行评价和奖惩。
(四)构建主动的风险预警排查机制
一是事故隐患统计分析。通过科学、合理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绩效统计指标,对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情况进行全面分析;二是对危险性大、数量多、影响安全生产工作全局的重点企业、重点车间、重点班组、重点岗位的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进行重点监控,落实有效的整改、预防和监控措施。
(五)构建有力的人才队伍及使用机制
必须强化专家查隐患工作机制的建设,要建立起业务过硬、责任心强的专家队伍,定期组织内部和外部专家开展事故隐患排查会诊,根据专家意见认真整改,并建立严格的隐患整改责任制。
(六)强化企业安全生产文化建设
将安全文化纳人企业文化,将隐患排查治理作为企业安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强化文化感染力,使企业员工真正懂得什么是隐患、怎么查隐患、怎么治隐患,提高企业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传播正确的安全生产工作理念。
五、工作体会
通过在水泥企业开展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的研究,我们的第一点体会是当前相当数量水泥企业在安全生产管理方面缺乏前瞻性,对预防为主的现代安全管理理念仍然认识不足,存在口号响、动作少的客观情况;第二点,试点企业开展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后,不仅安全管理水平得以提高,整体生产管控水平也得到显著提升,特别是能够长期坚持的企业,整体管理费用、成本费用也有明显下降,说明安全管理是企业综合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对提升企业整体效能水平有着显著的影响;第三点,当前企业隐患排查治理体系中,对事故隐患数据进行信息化的挖掘和分析存在客观不足,如利用当前大数据、云数据等技术思路,对集团化企业乃至水泥行业海量事故隐患数据进行科学的分析和利用,将是一项非常有益的探索和实践。第四点,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工作,只有坚持并结合企业实际不断完善,才能取得最佳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作者:崔云龙
相关阅读: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随着企业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升,网络安全问题变得越发突出。对于集团公司而言,保护其重要数据和系统安全至关重要。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很多集团公司会选择寻求专业的安全技术咨询服务。那么,如何选择适合集团公司需求的安全技术咨询服务呢?以下是一些建议:
2024-04-28安全管理与生产管理是企业管理中两个重要且密切相关的概念。虽然它们都旨在确保企业的运营效率和员工的安全,但在实践中却有着明显的区别。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安全管理和生产管理进行比较,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二者之间的不同之处。
2024-03-01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企业不仅需要追求经济效益,还必须注重环境、健康和安全(EHS)方面的管理。在这种背景下,构建EHS文化和推进QHSE(Quality, Health, Safety, Environment)管理体系成为企业不可或缺的工作。本文将探讨这两个重要主题,并介绍如何在企业中实施和推动它们。
2023-12-20员工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他们的健康和安全对于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为了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和工作安全,企业需要建立健全的员工健康与安全管理机制。本文将探讨员工健康与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并提出相关的措施和建议。
2023-12-12在现代工作环境中,安全意识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尤其是在高风险行业中,如化工、石油等领域,防火防爆安全知识的掌握和应用更是至关重要。为了保障员工的安全与健康,我们致力于建立一套完善的HSE(Health, Safety and Environment)培训矩阵,旨在提升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共同打造和谐的工作环境。
2023-12-11在现代商业环境中,企业面临着各种不同类型的安全风险。这些风险可能来自外部威胁,也可能源于内部问题。了解并识别这些风险对于保护企业数据、资产和声誉至关重要。以下是企业主要的安全风险类型:
2023-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