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平总书记于2016年1月6日关于安全生产发表 重要讲话,首次提到了“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体系”,他强调:“必须遏制重特大事故频发的势头,对易发生重特大事故的行业领域采取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性工作机制,推动安全生产关口前移”。双重预防机制的提出,对于帮助企业管理生产安全,从根本上防止隐患发生,降低事故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现在很多企业在双重预防机制建设上一片迷茫,不知从何做起。究其原因,是企业根本还没有搞清楚双重预防机制是什么?前面我们已经在文章《不懂什么是双重预防机制,就先看看这20个问答》中就介绍了什么是双重预防机制,还不清楚的可以先看看。下面我们就如何建设双重预防机制来做个介绍。
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要坚持源头管控、标本兼治,以安全风险辨识为基础,突出风险管控,强化隐患治理,构建持续有效的双重预防机制。通过系统的识别风险、控制风险,及时治理风险管控过程出现的缺失、漏洞及失效环节等形成的事故隐患,把风险控制挺在隐患前面、把隐患消除在事故发生前面,切实提高防范和遏制事故的能力和水平。
坚持四个原则,达到两个目标
总体目标:科学制定工作程序和方法,根据风险管控的内在要求,从源头上全面开展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采取技术、管理等措施对安全风险实施分类分级管控,并及时对事故隐患进行整改,形成安全风险受控、事故隐患有效治理的企业双重预防机制和运行模式。
根据企业特点,制定并形成统一、规范、高效的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制度体系;建立功能科学适用的安全生产监管信息平台,实现对企业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高效、动态监管;结合企业风险管控及隐患排查治理等情况,对企业安全生产状况进行整体评估,确定企业安全风险等级,明确高风险等级行业领域企业和区域,实现安全生产差异化分类分级监管。
在建设过程中要坚持企业按照安全风险自辨自控、隐患自查自治的原则,组织开展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各级部门负责督促和指导员工工作开展并实施有效监管。
坚持动态管理,持续改进。通过辨识风险,排查隐患,落实风险管控和隐患治理责任,实现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分级、管控及隐患排查、整改、消除的动态管理和不断完善的工作机制。
坚持体系融合,协调统一。把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和安全生产标准化等工作有机结合,通过全面辨识风险,夯实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基础;通过标准化体系规范运行,促进双重预防机制有效实施;通过风险分级管控,消除或减少隐患;通过强化隐患排查治理,改进风险管控内容和方法,降低或消除事故发生风险。
坚持示范引领,循序推进。针对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领域、重点企业,确定一批示范企业,先行先试,形成一批可复制、可借鉴的经验做法,分行业有序推进。
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的筹备工作怎么做
充分发挥安全部门的力量,自主建设,如果安全部门人员不能够做的很好的体系,可聘请外部机构或专家帮助开展相关工作。
制定方案。制定或完善本单位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的相关工作制度和工作方案,明确工作目标、实施内容、责任部门、保障措施、工作进度和工作要求等相关内容。
收集整理信息。收集相关信息,是开展危险(有害)因素辨识、风险评估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主要有企业外部信息、内部信息两大类,外部信息包括政策、标准、规范,国内外同类企业发生的典型事故等,内部信息包括本单位生产工艺流程、主要设备、设施、管理现状等,为开展辨识评估提供依据。
抓好培训。对全体员工开展风险管理知识、危险(有害)因素辨识的方法、风险评估办法、防控措施等内容的培训,使全体员工掌握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相关知识,增强参与风险辨识、评估和管控的能力,做到全员参与,为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开展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和风险评估危险有害因素是风险的载体,安全风险源于可能导致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的危险源或各种危险有害因素。企业开展风险管控必须从源头上辨识危险(有害)因素,在此基础上对其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及后果严重性的安全风险进行分析评估。
合理划分辨识单元。企业要对整个生产系统根据生产工艺特点和作业活动方式划分辨识单元,单元划分应该分层次逐级进行,一般可以将整个生产系统依次划分成主单元、分单元、子单元、岗位(设备、作业)单元。
编制辨识清单,开展辨识。根据国家安监总局《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以及本单位生产工艺和岗位等特点分别编制危险(有害)因素排查辨识清单,采取全员参与、专家指导相结合的方式,全面、详细地排查辨识各个岗位、各个生产环节存在的各类危险(有害)因素。
开展风险评估。科学选择评估方法,综合分析事故发生的途径、条件、可能及其后果严重程度等,对危险(有害)因素风险大小进行评定。
实施安全风险管控
风险分级。企业结合自身实际,选择适用的风险分类分级方法,根据危险(有害)因素风险的大小和管理需要,确定风险等级,从高到低依次划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四级,安全风险空间分布图可采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标示。
制定防控措施,建立管控清单。企业在风险辨识评估基础上,制定防控措施,包括技术、管理、应急处置等,建立相应的风险管控清单,内容包括风险名称、风险位置、风险类别、风险等级、管控主体、管控措施等。其中,重大风险要单独汇总,登记造册,并对重大风险存在的作业场所或作业活动、工艺技术条件、技术保障措施、管理措施、应急处置措施、责任部门及工作职责等进行详细说明。分类分级管控。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应遵循“分类、分级、分层、分专业”的方法,按照风险分级管控基本原则开展。要建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制度,制定工作方案,明确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原则和责任主体,分别落实领导层、管理层、员工层的风险管控职责和风险管控清单,分类别、分专业制定部门、车间、班组、岗位的安全风险技术、管理、应急等防控措施。重大风险工艺、环节、设备设施和重大危险源要实施重点管理。
公告警示。企业要建立完善的安全风险公告制度,风险的公告一般实行公司(厂)、车间(班组)、岗位三级公告,公告内容应及时更新和建档。企业要根据风险评估结果,集中对重大以上风险实施公司(厂)级公示,在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公告内容包括危险有害因素、事故类型、后果、影响范围、风险等级、管控措施和应急处理方式、措施落实责任人、有效期、报告电话等,同时要制作安全风险分布图,将生产设施、作业场所等区域存在的不同等级风险,使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标示在总平面布置图或地理坐标图中;车间(班组)要在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对较大以上安全风险进行公示;岗位要制作安全风险告知卡,标明岗位主要安全风险、可能引发的事故类别、管控措施、安全操作规程及应急措施等内容;对存有较大以上风险的场所、设备设施,要设立安全警示标志,其中对存在重大风险(重大危险源)的重点区域或设备设施要增设公告牌,便于随时进行安全风险确认,指导员工安全规范操作。要将岗位安全风险告知卡内容作为岗位人员安全风险教育和技能培训的基础资料之一,并在应用中不断补充完善。
加强事故隐患治理
完善治理制度。企业要建立风险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有机结合的工作机制,制定符合企业实际的风险防控检查与隐患排查治理相统一的清单,明确和细化隐患排查的事项、内容和频次;完善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制,明确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部门和岗位人员隐患排查治理的职责范围和工作任务,对发现的隐患要及时实施重点整治;建立资金投入和使用制度,保障隐患整改资金的需求;完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激励约束机制,鼓励从业人员发现、报告事故隐患;完善事故隐患的排查、治理、评估、核销全过程的信息档案管理制度等。
强化闭环管理。企业要建立和完善隐患排查治理闭环的运行机制,建立健全事故隐患闭环管理制度,对现有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流程进行完善改进,实现隐患排查、登记、评估、治理、验收、报告、销号等持续改进的闭环管理,制定并实施严格的隐患治理方案,做到责任、措施、资金、时限和预案“五落实”。
加强管理信息安全管理系统建设,依据安全部门人员的指导意见建立安全风险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一体化的信息安全管理系统,立足风险管控和隐患整治过程的实际应用,实现危险(有害)因素辨识、风险分类分级日常检查、隐患信息的登记、整改、跟踪等工作提供支持,或者直接引进外部专业机构已经融入了先进的管理方案的安全管理系统。
建立持续改进工作机制
定期组织对双重预防机制运行情况进行评估,及时修正发现问题和偏差,做到持续改进。制定企业安全风险清单、事故隐患清单和安全风险图动态更新制度,制定双重预防机制相关制度文件定期评估制度,确保双重预防机制不断完善,持续保持有效运行。凡是部门生产工艺流程、关键设备设施等出现变化,重新开展全面的风险辨识,完善风险分级管控措施;凡是部门组织发生变化,对风险管控、隐患排查治理等管理制度、责任体系重新制定完善;凡是部门发生伤亡事故,一律要对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的运行情况进行重新评估,针对事故原因全链条修正完善双重预防机制各个环节。
如何搭建完美的双重预防机制
完善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制度体系
制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的实施细则,明确方法、步骤和要求,有序推进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制定考核管理办法,健全完善企业主体、政府部门依法监管职责分明的安全风险控制责任体系;制定激励企业自查自治隐患的正向措施和职工群众举报隐患奖励制度;建立部门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治理的过程评价机制,实施动态监控;积极探索安全风险分级分类管理方法,建立统一、规范、高效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
实施差异化的分类分级监管
开展部门分类分级。督促指导各部门落实主体责任,认真开展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工作。结合各部门的风险特点、重大危险源状况、事故发生情况和风险管控及隐患排查治理情况等,根据监管实际需要开展分类,并对部门安全生产状况进行综合评估,分类确定部门的整体安全风险等级,可从高到低依次划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四级,安全风险空间分布图可采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标示。实施分类分级监管。按照分级属地管理原则,对各部门实施差异化的分类分级监管,针对不同风险等级的企业,确定不同的执法检查频次、内容等,实行精准化、差异化的动态监管。
突出重点监管。对存在重大安全风险、重大危险源等的部门,要采取条块结合的方式明确各级监管责任,通过实行“网格化”管理,落实具体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实施重点监管,同时建立预警监测体系,完善应急响应机制。
加强源头管控
要建立源头管控制度,落实源头管控措施,做好重点区域安全规划和风险评估,严格高危部门安全生产准人条件和标准,从源头上有效防范风险。
建立完善安全管理系统
围绕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制定相关标准,搭建智能化、信息化安全管理系统。将所有辨识出的危险因素(有害)及其管控措施录入安全管理系统,风险防控及隐患治理实现全过程信息化管理。实现对每个部门、每个员工的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治理工作的实时监控,对安全风险的实时感知、对安全生产工作情况的有效考评,及时准确掌握安全工作落实情况。
建立长效监管机制
完善相关政策措施,落实部门联合惩戒措施,建立激励和惩戒机制,在执行中落实效果好的部门,给予一定的奖励,实施效果差的给予一定惩罚。坚持协调推进,要把加强双控机制建设与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等工作有机结合,把危险因素辨识及风险管控、隐患排查治理纳入企业发展的重要工作之中,推动所有员工都重视双控机制的落实;建立持续改进工作机制,要定期组织对各个部门双重预防机制运行情况进行评估,及时修正发现问题和偏差,做到不断完善。不断改进,提高双重预防机制的实效性。
相关阅读:
太阳能光伏发电行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光伏企业在安全生产方面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要确保光伏企业的安全生产可视化管理长效运行,必须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注重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确保安全生产工作的全面、规范和持续进行。
2024-04-18在当今快速发展的工作场所,确保员工的安全、健康和环境保护至关重要。健全的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保护体系在保障工人福祉和最大限度地减少与各种职业危害相关的风险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024-02-27在煤矿行业中,安全管理一直以来都是至关重要的议题。煤矿立井作为一个关键环节,其安全管理的重要性更加凸显。本文将探讨煤矿立井提升安全管理的策略与实践,旨在帮助煤矿企业更好地应对安全挑战,确保员工的生命安全和矿井的可持续发展。
2023-11-09在当今不断变化的商业环境中,风险管理成为了组织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辨识和评估潜在的风险是制定有效风险管理策略的关键步骤。本文将介绍一些方法和技巧,帮助您有效地辨识潜在的风险。
2023-10-17酒类行业作为一个充满活力和潜力的行业,拥有着庞大的市场和消费群体。然而,随着社会发展和消费升级,酒类行业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安全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需要寻找创新的解决方案来提升酒类行业的安全管理水平,保障消费者的权益和健康。
2023-09-14在现代化工业生产中,临时用电作业是不可避免的。然而,临时用电作业也伴随着一定的安全风险。如何保障临时用电作业的安全性,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是每个企业都需要关注的问题。
2023-08-28